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妙法之莲(1) (第9/12页)
为与陈顺老师请教无量义的对话 2 无量义经中所指的一法就是指南无妙法莲华经。 可是尔前教又是什麽呢?是无量义吗?那不就是无量生一了吗? 尔前教是指说法华经之前的一切经教。 [尔前]的意思就是[这之前]。 或是一即无量? 但是,无量义经不是尔前经。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开经。 《无量义经》 [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 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 所谓的无量义,是从一个产生出来。 2 那一个,就是无相。 这样的无相,即没有相、也不是相、即不是相、也没有相、它的名字叫做实相。 日莲大圣人在《诸法实相抄》御书中说: [实相者,妙法莲华经之异名也。诸法即妙法莲华经也。中略 万法当T之相,是云妙法莲华经之当T,此称诸法实相也。]平成御书66 此妙法,由日莲大圣人显现为事相的一念三千之本尊,即三大秘法之本尊。 就是说,所有一切的法则,都是从妙法产生出来的。 无相又怎麽会是实相呢? 无量、无数之义。即一切诸法。诸法无量,各具其义,故有此称。或称诸法实相。 《无量义经》说法品第二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产生无量义的根源。是指《法华经》。 2 不要被[无相,]文字表面所框。 南无妙法莲华经就是[无相],是一个则。所谓有名必有T。所以大圣人将此显现出[法T],那就是御本尊。就成为有实T的[实相]。 3佛法研究之阁 日莲正宗佛法学习库日莲大圣人在世的信徒 大田乘明 本兴109期1,民国95年4月刊载 本兴110期2,民国95年5月刊载 大田五郎左卫门尉乘明是三善康连的次子,於贞应元年一二二二年诞生。 自祖父三善康信的时代起,即以问注所法院的官吏身分侍奉幕府,拥有常陆福岛县、越中富山县的领地,是相当富裕的家世。 据说,父亲康连是备後国广岛县大田庄的地头,自称为大田姓,乘明住在下总国千叶县八幡庄中山,和父亲同样是问注所的官员。 30页 文应元年一二六○年八月二十七日,日莲大圣人遭遇松叶谷法难。 这是上呈立正安国论四十天後的事,是大圣人的国主谏晓,招致邪宗门徒怨恨结果的法难。 脱离危难的大圣人,暂时离开鎌仓,寄住在下总国若g0ng的富木常忍之处。 若g0ng距乘明所住的中山相当近,另有一说是,乘明为富木常忍的夫人常木尼御前的弟弟,因为这个缘故,乘明获得接近大圣人尊容的机会。 大田家的宗教信仰,代代为真言宗,又其本家的三善家,也曾经供养大塔给高野山金刚峰寺,是那样热心归依的情况。 理所当然地,乘明直到三十九岁时,仍是真言宗的强盛信者。 然而,接受折伏、领悟到自己错误的乘明,立即舍弃真言宗,归伏大圣人。 之後更是终其一生,完全没有脱离大圣人的本意,贯彻信心,实在可说是非常少见的姿态。 「汝前虽迷於此等之法门,然听闻日莲之法门後,因是贤者,立即推翻本执,不但受持法华经, 结果视此经较身命重要,乃不思议中之不思议也。此非全为今之事,乃过去之宿缘开发之故也。难得、难得。」御书一二二三页 3 大圣人也非常赞扬乘明的强盛信心,深得其信赖。 乘明入信後第十一年的文永八年一二七一年九月十二日,爆发龙口法难。 接到通知的乘明,非常担心大圣人的安危,立刻从中山启程,前往大圣人停留的依智。 大圣人欢喜地迎接到达依智的乘明,此时,赐与乘明和曾谷教信、金原法桥等三人转重轻受法门。大圣人於同抄称赞三人,异T同心地努力於信行,同时教示修行正法,法难必竞起的理由。 实际上,大圣人遭处斩的龙口难,波及很多的弟子檀那,并以门下五人被囚禁土牢为开端, 有人领地被没收,有人被主君驱逐等,吹起激烈的弹压之风。 「於鎌仓遭处罪之时,千中九百九十九人退转。」御书七六五页 多数的弟子檀那因而退转,乘明也大概受到大大小小的迫害。但是,无论如何弹压,世间紧张的气氛,对乘明而言,是不足挂虑之事。 此後,乘明更加深信心,每年都寄送御供养到大圣人所在的佐渡、身延,致力於外护的责任。 更和富木常忍、曾谷教信、秋元太郎兵卫等,一同在房总方面进行弘教,於弘安元年一二七八年左右入道,获赐「妙日」的名号,并将自宅作为本妙寺。 3 如此强盛信仰的乘明,其家族及夫人也都舍弃真言,归依大圣人,之後每年献上白米供养,大圣人赐「妙莲」之名。 儿子帅公日高,於建治元年一二七五年出家,归依大圣人,後来继富木常忍之後,成为中山法华经寺的第二代。 入信以来的十五年间,时常追求大圣人的指导,JiNg进於纯一无二之佛道修行的乘明, 於建治元年一二七五年十一月左右,因某些潜在疾病,请求大圣人赐与指南。 大圣人立刻书写太田入道殿御返事给他,并於开头写着: 「病痛之事,一叹二喜。」御书九一○页 之後,举出六种病痛发生的原因: 一、四大不顺故病 二、饮食不节故病 三、坐禅失调故病 3 四、鬼得到机会 五、魔之所为 六、业起故病 但明示此次乘明的病,是这六种之中最难治的,第六项的业病。 「汝虽非嫡传末流之一分,然又为檀家之所从也。身处邪家年久,心染邪师月重。设若大山崩塌、大海乾涸,此罪亦难消欤。 然而宿缘之所催,又今生慈悲之所薰,意外值遇贫道,发起悔改之心,故为偿未来之苦,而於现在出现轻疮。中略 此禅门之恶疮,只为谤法之一科也。所持之妙法超过月Ai,岂不能治癒轻疮、招来长寿乎。」御书九一三页 亦即,乘明值遇大圣人以前,归依真言宗所形成的罪极大,难以计量,却因悔改并修行大圣人佛法的功德,可免於未来堕地狱的重苦, 但至今残留未灭之罪,藉此次的病显现出来。然而,若从心底发出强盛的忏悔之志,依正法的大功德力,病必定可以治癒, 亦可得长寿无误,大圣人如此承诺。最後,更督促乘明拿出最炽热的大信力: 3 「此语若无徵,当发声叫唤,一切世间之眼乃大妄语之人,一乘妙经乃绮语之典,若惜名,则释尊应显验,若畏誓,则诸贤圣应来护。」御书九一三页 拜读此指南的乘明,排除一切杂事,依照信中的指导,不自惜身命地祈念、JiNg进。结果,因过去谤法之果报而引起的业病,也终於痊癒。 乘明平时的信心,即彻底地将自己托付给大圣人,信顺大圣人的指南。 当时,正是大圣人要打破在日本国中弘传的,不合时代的前代佛教的形骸,开始建立适合末法时代之大白法的时期。 所有的弟子檀那,都受到前代佛教的影响,因此,也是极难正确地了解大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