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突闻张辽 (第2/2页)
忌疏远了关羽。 刘玄德毕竟不是曹C,且关羽是其义弟,而并非仅是部将。 刘备不仅没有心怀芥蒂,反而好生出言安慰关羽,说未能少年从军,建功立业,蹉跎人生许久,当真是一大憾事。不过好在,今幸你我兄弟相逢,又正遇h巾之乱,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昔日憾事,今可了结也。 一番话,说的关羽笑逐颜开。 意外的听到的有关张辽的消息,李孟羲心里跟猫抓一样,八卦之魂熊熊燃烧起来。 “关将军,张辽是你同乡吗?你们两个谁厉害?他用刀的吗?你的是青龙偃月刀,他的是什麽刀?”李孟羲像机关枪一样,一大串问题一溜烟问了出来。 关羽和刘备不约而同的转头,诧异的看着李孟羲。 “文远非是我同乡,我是河东解良,文远是雁门马邑人,不过我俩离得却不远。”关羽抬头上看,看着天空的星辰,似在追忆。 “我二人常相较武艺,商讨兵法。孟羲你问,文远和我,武艺孰高孰低,”关羽摇头,拂须正sE说到,“武艺兵法,文远皆远胜於我。” 李孟羲愕然,“啊?” 怎麽可能嘛,关羽和张辽两人,带兵打仗谁高谁下还有的讨论,张辽最高光的时刻在逍遥津,关羽在水淹七军,一个威震东吴,一个威震华夏,两人皆是上将之才。 可是要论武艺嘛,张辽怎麽可能b得过关云长? 李孟羲挠着头,狐疑无b的看着关羽,“将军没有哄我?将军之勇,已世间少有,怎有勇武远超将军之人?张辽张文远……他,他……怎麽可能?” 李孟羲追着不放,要一问究竟。 不管李孟羲怎麽问,关羽只是坚持说,张辽远胜於他。 李孟羲就是不信,他就是觉得关羽在哄他玩儿。 李孟羲虽然不懂武艺,可他懂三国啊。 再问,关羽还是一样的回答,李孟羲纠结无b的抓挠着头发,不再问了。 一旁,刘备看的暗笑不已。 “张辽当真如此勇武?将军你没诓我?”李孟羲最後又问。 “当真!”关羽正sE,“我何曾诓骗过你?” 说完,不等李孟羲作何感想,关羽看向刘备,两人相视一眼之後。 “哈哈哈哈……”两人心有灵犀一般,同时朗声大笑。 这两人笑得莫名其妙,笑得李孟羲有些m0不着头脑了,为了避免自己尴尬,他只好陪着嘿嘿傻笑。 其实李孟羲问关羽,他和张辽两人谁厉害,不管张辽武艺如何,关羽一定会说张辽厉害。 哪怕关羽的好友是华雄,李孟羲问关羽他和华雄谁厉害,关羽一定也会说华雄之勇,远胜他自己。 这不是虚伪,而是人情世故,和修养。 现代社会的人,当面不说人短,却喜欢背後说人坏话。 东汉末年,士人皆以儒家道德C守来要求自己。 虽张辽远在千里之外,关羽也绝不背後会说张辽一点坏话,不仅不说坏话,还尽可能的说了十二分好话。 以关羽之自傲,他说张辽之勇,远胜於己,这不是十二分好话,是什麽? 此为修养。 而人情世故是,儒家以谦逊为美德,以自负为劣行。 就像考完试了,别人拉住问你,唉,小孩儿,你和你们班的张辽,你俩谁学习好啊? 就算你学习b人家张辽好,好的不得了,成绩是张辽的两倍,而张辽那个傻蛋,门门不及格。但你能真的说,“张辽不行!我之成绩,远胜张辽也!” 实话归实话,但能这样说吗? 这麽说,很无礼。 应该这样说—— “张辽学习b我好多了,他这次没发挥好,所以考的差了一点而已。” 这才是一个三好学生一个祖国的花朵应该的说话方式。 所以关羽说及张辽,说他勇武远胜於己;徐庶举荐诸葛孔明,说诸葛亮之才,十倍於己;诸葛亮举荐庞统,也说庞统之才,十倍於己。 当真远胜?又当真十倍? 纠结这一点毫无意义。 东汉末年的社会风气,跟李孟羲所处的那个时代,差别太大了。 李孟羲不懂其中关键,其实正常。 刘备和关羽笑李孟羲,是善意的笑他而已。 就像李孟羲装作一本正经的糊弄弟弟,弟弟一本正经的问,然後李孟羲装不下去了,忍不住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