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甲胄部件顿项 (第1/2页)
虽然忍不住笑了,弟弟也不知道为什麽哥哥突然笑了,但是没必要跟弟弟解释:“其实我是在糊弄你。”没有必要这样解释。 所以刘备关羽笑李孟羲,李孟羲m0不着头脑。 刘备之前不知张辽,今日被关羽随口一说,才知张辽之名。 关羽虽夸张辽勇武,但刘备从关羽的话语和神情之中,猜到了实情,那就是张辽确实勇武,却不及二弟之勇。 刘备一句没问,却能听出言外之意,李孟羲无此本事。 其中微妙,只有靠李孟羲自己慢慢T悟了。 —— 关羽摘下头上绿帻巾,拿起铁胄试着要往头上戴。 关羽一戴,很尴尬,根本戴不进去。 “羲儿,你这铁胄,太小了。”关羽把铁胄还给了李孟羲,“你是给自个编的吗?估m0也就能你自己能戴上。”关羽笑着说。 铁胄没问题,甲片压的很密实,因为小巧,看着更显JiNg致,可实在是太小了。 “不是给我自己编的,是给砖头编的。我自己编,看不出是否合适,给砖头编,合适与否,我便能一看而知。”李孟羲解释铁胄编的这麽小的原因。 其实先给砖头做甲,除了方便看效果这个原因在,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砖头,给砖头编一身合适他穿的甲,就多了一层保障。 兵荒马乱的,小心无错。 李孟羲把头盔算是边m0索边熟练,给编好了。 八月十六日,李孟羲开始做顿项。 上午编顿项,李孟羲下午还是在做顿项。 头盔好做,甲或许也好做,然而若一套甲把盔和甲连接起来,非常有难度。所以,一般盔和甲相分离。 但是,这样以来,颈部防护就有漏洞了。脆弱的颈部,是人T要害之一,却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 汉朝甲匠想到的办法,是在扎甲肩膀和前後x一圈缀了一如盆状倒扣的甲裙,甲裙就像是高耸起来的领子一样,可以把甲和头盔都无法防护住的脆弱颈部保护起来。 因为甲上缀着盆状的领子,所以这一类甲,被称为盆领甲。 盆领甲确实能够很好的防御对颈部的攻击,但因为维修不便等种种原因,盆领甲在汉朝之後,被慢慢淘汰。 颈部的防御是甲胄的防御薄弱处,汉之後,顿项取代了盆领。 现在李孟羲就在为顿项发愁。 汉代盆领甲把对颈部的防御,交给了铠甲来完成,让铠甲高起的领子,来防护颈部。 而顿项,则与盆领甲相反,顿项是从头盔延伸下来的一部分来保护颈部,这跟盆领甲有本质区别。 铁胄已经编好了,李孟羲开始编顿项的时候,想的是用编甲裙的方法,把甲片顺着编下来,然後头盔一戴上,甲裙就像面纱一样垂下来,刚好挡住喉咙。 可编了一半李孟羲发现了问题,甲片不同於布料,甲片一点柔软度没有。 编了长长的甲裙,铁胄往砖头头上一戴,发现戴不进去了。因为甲裙垂在肩膀上就把铁胄支愣了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孟羲想了想,决定把甲裙左右剪开,让甲裙顺着肩膀分开在前後两侧,不至於把铁胄支起来。 可是这样以来,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前後挡住了,可脑袋左右防御就有空挡了。 而且,甲裙编的很长,很沉很沉,几乎让头盔重了一倍还要多。 为了防护颈部一丁点的面积,增加太多无用重量。 甲裙编好之後,铁胄只给弟弟带了一次,砖头就说脑袋疼。 李孟羲试着戴了一次试试,一戴上,沉的脖子被压的直不起来了。 这不行。 不能用编甲裙方式来编顿项。 李孟羲看着天空,眼神空洞,一动不动,他又进入了寻思模式。 步人甲的顿项,是怎麽编来着?步人甲铁胄下是一大圈轮胎那麽粗的甲片圈…… 李孟羲大概是明白了,自己编的甲裙,是通过牺牲纵向宽度的方法,用很长的下垂的甲裙来达到完全防护颈部的目的,原理类似面纱。 而步人甲的顿项结构,更像一圈围脖,步人甲顿项更节省重量。 可是,具T怎麽编来的…… 李孟羲一动不动的看着天空,看了足足半刻钟。 弟弟看他不动了,爬过来伸出小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李孟羲还是一动不动。 就当弟弟有点害怕,想伸手推一下哥哥时,李孟羲从沉思中回过神了。 “甲裙看似简单,却浪费重量,反而围着脖子编一圈甲圈,反而省重量。”李孟羲边点头边,自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