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睁眼就是被掰弯_2他渐渐明白私的含义,父母的婚姻是因为宁世玉出现而破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他渐渐明白私的含义,父母的婚姻是因为宁世玉出现而破裂 (第2/2页)

回应。

    他的眼眶开始发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悲伤。

    「mama,你别吓小书好不好······求你了,别吓我······」他哽咽着,颤抖的手拂过母亲的额头和脸颊,无助得祈祷上天,这只是母亲的恶作剧。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母亲冰冷的沉默。

    他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甚至不敢眨眼,生怕一眨眼,母亲就会彻底从他的世界消失。

    母亲主卧一角的檀木箱里,宁远山从全国各地寄回的信件受潮腐烂,无声长出带着恶臭的霉斑,被侵蚀的玫瑰也在盛放时一瞬间凋零,辗转成灰。

    十一岁宁锦书的脑海里反复闪现,母亲死前那一晚的一幕幕,心痛和自责像洪水一样灭顶。

    如果当时他更警觉一些,如果当时的他不是那样无知,如果当时他能及时发现异常,拨打急救电话,母亲是不是还有一线生机?一切是不是还有转圜的余地?

    只可惜,这个世界不会给他一次「如果」的机会,只会让人面对赤裸裸的残酷现实。

    宁锦书无法阻止这场悲剧,无力挽回母亲已逝的生命,眼睁睁看着母亲下葬。

    虞宝珠葬礼那天,白色的挽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偌大的灵堂内,鼻间翻涌葬礼专用的白菊气息,耳边哀乐回荡,笼罩着宁锦书下半辈子的悲切和沉重。

    他的心异常沉重,仿佛有什么重物毫不留情地碾压过心脏。

    他没有伸手去擦满脸的泪水,只是呆呆地站着。

    大阿姨虞明珠瘫坐在椅子上,因悲痛而哭得肝肠寸断,脚边全是湿透的纸巾,哭声如刺般一声声刺入宁锦书的耳膜。

    表哥虞砚之抱着大阿姨,红着眼眶低声劝慰着他的母亲。

    连在宁锦书眼中无所不能的外公,也无力挽回一切。

    虞老爷子满是皱纹的脸上层层叠叠堆砌着泪痕,一双浑浊的双眼红肿得如同核桃。

    看着亲人们一个个哀痛的神情,年幼的宁锦书迟钝地明白——母亲真的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他和弟弟,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一刻,宁锦书第一次真正看清「死亡」两个字沉重的含义——那是永恒的分离。

    第一次直面亲人的离去,那种撕裂般的痛感冲击着他柔弱的内心。

    世界在这一刻好像轰然崩塌,无助和无力如同一把钝刀,将慢慢折磨他的余生。

    他的心脏落地碎成无数片,每一个碎片都折射出无数重宁锦书——每一重的他都捧着母亲遗留的空安眠药瓶。

    他痛恨那一晚的宁锦书。午夜梦回,他无数次回到过去,掐住十一岁宁锦书的脖子,那个愚蠢懦弱的自己。

    他想要杀死对方,只为挽回母亲的生命。

    下一秒,他睁眼变成了十一岁的自己,对上面目狰狞的宁锦书,那是从未来复仇而来的自己,死死地掐住他的喉咙。

    每一晚的噩梦里,宁锦书都无力反抗,死在自己手中,经历无限循环的死亡。

    他尖叫着睁开眼,发现一切都是徒劳——他做再多的噩梦,哪怕是梦里,母亲也从未复活。

    父亲在葬礼结束后终于回到家,但没过多久,或许是为了逃避某种无法说出口的痛楚,他又重新一如既往地到处奔波。

    哪怕不出差留在港海市,他也总是早出晚归,这个家对他来说好像只是一个落脚的地方。

    偌大的房子里,除了浑水摸鱼的保姆,就只剩下宁锦书和年幼的宁世玉相依为命。

    原本温暖让人安心的家,如今变成一个失去光的空壳,寂寞和沉重像影子一样在这个家中游荡。

    暑假来临,外公邀请宁锦书去虞家老宅小住。宁锦书没有多想,带着弟弟一同前往。

    虞家老宅始建于明朝,古色古香,四周环绕着茂密的竹林,环境清幽,空气清新。

    然而,在这份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下,宁锦书却感受到了一丝异样。

    外公和阿姨看向弟弟的眼神总透着一股异样的意味。

    那种眼神说不上恶意,却带着一种难以忽视的冷淡和疏离,好似弟弟并不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外来的陌生人,一个随时会被驱逐的存在。

    饭桌上,外公给宁锦书夹菜的时候,总是面带慈祥的笑容嘘寒问暖。

    而对于宁世玉,他很少关注,即使弟弟扬起笑脸主动和他搭话,外公也只是敷衍地回应几句。

    阿姨的态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经常在弟弟说话的时候打断他,或者直接无视他的存在,有时候甚至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流露出厌恶的神情。

    虞氏旁支的小孩们,趁着暑假也过来小住,他们在庭院里聚在一起玩耍嬉戏。

    宁世玉看到同龄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笑,总想加入他们的游戏。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却总是不被理会,甚至如瘟疫般被避之不及。

    孩子们凑在一起时不时瞥向弟弟,目光带着明显的轻蔑和不屑。

    嘴里小声地议论着「私生子」、「野种」之类的话。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宁世玉总是被刻意疏远冷落。

    他像被扒光一样,手足无措站整个家族的对立面。

    他明媚的笑容渐渐消失,眼中明亮的光也变得黯淡。

    他连呼吸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打扰到别人,引起众人的不满。

    宁锦书明白,无论宁世玉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虞家的认可和接纳。

    对他们而言,弟弟的存在像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天生带着无法被原谅的原罪。

    即使弟弟不说,宁锦书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委屈。

    宁锦书的心里也极为矛盾和纠结。

    一方面,他和弟弟从小一起长大,兄弟情深。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明白了「私生子」的含义,明白父母的婚姻,是因为宁世玉的出现而彻底破裂。

    甚至可以说,母亲的自杀也与宁世玉的存在有着某种必然关联。

    但宁锦书一想到,弟弟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四岁孩子,又有些于心不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