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 告状无效  (第2/2页)
平楼的招牌点心;看到晏萩和余青青,唐祉两眼放光,“潇潇。”    合宜郡主则含糊不清地抱怨,“青青,潇潇,你们太慢了,我等你们等得好无聊,都吃完一碟点心了。”    也就是说她手上是第二碟点心。    “现在我们来了,你可以不用吃了。”晏萩伸手夺过碟子。    “郡主,你不能再胖下去了,这些点心,你还是少吃些吧。”余青青亦劝道。    “你要是胖成球,被乔握瑜嫌弃了,你可别哭。”晏萩故意吓唬她。    “他才不会嫌弃我胖呢,他说胖胖的好可爱。”合宜郡主骄傲地道。    “潇潇,你是不是不喜欢胖子?”唐祉插嘴问道。    晏萩看着圆滚滚的唐祉,“是的。”    唐祉把碟子放回桌上去,咽咽口水,“那我不吃了。”    “潇潇,走走,我们去扫街去。”合宜郡主知道晏萩去年扫街的事,今年也想效仿一下。    “好歹也让我们坐一下,再去也不……”余青青话没说话,就被合宜郡主给拖着往外走。    晏同烛四人也只能带着护卫跟上。    “哎哎哎,慢点,慢点,看路啊!”晏萩被合宜郡主拖着磕磕绊绊往前走。    一直低头看路不抬头看人的结果就是,一头撞进了人家的怀里。呜呜,撞到额头了,好痛啊!    “潇潇,让我看看,伤到哪了?”    熟悉的声音,晏萩抬头一看,“傅表哥。”转眸看着余青青,眉飞色舞,“青青,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    “是,没有说错,你们还真是心有灵犀。”余青青笑道。    傅知行唇角上扬,这是理所当然的。    “傅表哥,我们一起逛灯市吧。”晏萩牵起傅知行的手。    看着两人握在一起的手,唐祉噘起了嘴,“潇潇,我也要和你牵手。”    “不行。”晏萩拒绝的很干脆。    “傅表哥那么大了,不用牵着,他也不会走失。”唐祉道。    “可我还小啊,我需要傅表哥保护。”晏萩仰面看着傅知行,“傅表哥,你会保护我的对不对?”    “当然,我可是你的英雄。”傅知行微微笑道。    唐祉赶忙道:“潇潇,我也可以做你的英雄。”    “不用了,我已经有我的英雄了。”晏萩晃着傅知行的手,往店外走。    唐祉沮丧地耷拉着脑袋,跟在后面。    一行人走出了太平楼,街道两边已经摆满了摊子,有卖彩灯的,又卖面具的,还有买胭脂水粉这些的,也小姑娘结伴提着花篮卖鲜花的。    晏萩叫来一个小姑娘,“这花怎么卖?”    “两个铜板一枝花。”小姑娘笑道。    “我要三枝花。”晏萩从花篮里抽出三朵花来。傅知行要给钱,晏萩拦住不让,“这花我是要送给你的,所以不能让你给钱。”    麦雀已经数了六个铜板给那小姑娘,小姑娘甜甜笑道:“谢谢小姐。”    小姑娘正要离开,余青青喊住了她,“等等,我也买三枝花。”    “你买花做什么?”晏萩笑问道。    余青青笑道:“你买花做什么,我就买花做什么。”她把花塞给了包家兴。    晏萩眸光流转,“你知道我为什么买三枝花吗?”    “为什么?”余青青笑问道。    “想知道啊?”晏萩看余青青点头,“不告诉你。”    “告诉人家嘛。”余青青央求道。    “不说不说。”晏萩笑着摇头。    “算了,我也不想知道了。”余青青以退为进。    晏萩不上她的当,牵着傅知行的手往前走。傅知行柔声道:“潇潇,我也想知道你为什么送三枝花给我?”    “以后告诉你。”晏萩俏脸微红地道,含蓄的表达爱意就够了。    傅知行笑了笑,没有追问。    上元夜,花市灯如昼,小的只有巴掌,大的约有数丈高,最让人惊叹的,就是灯树,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琉璃灯,造型各异,有花卉型的,有人物型的,有动物型的,流光溢彩,耀眼夺目。    “这盏荷花灯扎的好别致呀。”晏萩看到了一个含苞欲放的荷花灯。花瓣是用渐变的绢纱做的,软软的,就像真的花瓣一样的娇嫩,透过薄薄的荷花瓣,隐约可见里面嫩黄色的花蕊。    见晏萩喜欢,傅知行问道:“这盏灯多少钱?”    “公子,这盏灯不卖,谁能猜中谜语,这盏灯就送给谁。”守在灯架边的男子笑道。    “谜面是什么?”傅知行问道。    “公子请听好,‘占字分明迎客心’,猜一字。”    晏萩蹙眉,她似乎在什么地方听过还是看过这个谜语。    “咎。”傅知行答道。    男子把荷花灯递给他,“公子猜对了。”    傅知行转手要把荷花灯交给晏萩,见她蹙着眉,“潇潇,怎么了?”    1    “傅表哥,是哪个咎字?”晏萩终于想起是在什么时候看到那个谜语的了。    “就是我的字中的那个咎。”傅知行笑答道。    晏萩眸光微闪,闵灵芝在手帕上绣一道谜底是咎字的谜语的用意是什么?    “潇潇,你在发什么呆呀?”合宜郡主拍了下晏萩的肩膀。    晏萩回过神来,不管是闵灵芝是什么用意,反正傅知行是她的,与闵灵芝无关。晏萩扬唇一笑,“没发呆,走,我们继续扫街。”    三个小姑娘兴致勃勃地猜起了灯谜,“设酒杀鸡迎客至,打一字。”“滨。”“滴滴雨落塞北路,打一节气。”“寒露。”“白露沾我裳,打一成语。”“一衣带水。”    扫完街后,接下来就和去年相差无几了,去太平楼坐着饮茶看舞狮子、高跷队的表演,然后去放河灯,走百病,看烟火,各自归家回家。    过了上元节,便算出了年,吏部的文书下发,晏同书外放江西鲁城为官,年前就隐约知道这事了,晏大太太安排王氏随行,至于两个孩子,留在京中,京里的条件到底比江西好。    正月十七,晏同书带着王氏辞别家人,在几个随从的护卫下,离京前往江西鲁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