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新人进宫/前戏 (第2/2页)
神一倾斜,立刻了然。 一老老垂矣的考官展开考卷,正要分发策题,李晟寒开口道:“那第三个,抬起头,我看看。” 这声音在这气氛中格外突兀。仿佛是猎人们埋伏山顶,伺机出动,却被猎豹拦腰截断。 被唤到的第三名考生抬起头。 是一名约莫二十多岁的青年。他脸部轮廓微微紧绷,不笑却似笑,眼如潭水,深沉又若含情。青丝高高扎起,身形修长。身着青缎绣云袍,腰带横贯,勾出上下恰当的比例,脚踏墨边鹰钩靴,文人气息里透出点武将气质来。 “不错……”李晟寒用手支着头,“背挺得很直。” 一旁赵赖汗水直滴下来,心感不妙。殿下几名老臣却暗自窃喜。 “……谢陛下。”青年道,声音清晰,最后一字停顿颇短。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鄙人姓祝,名迟决。” “祝迟决……”三字在唇间厮磨,李晟寒突然笑出声:“这名字倒不错,方方正正的。” “父母希望鄙人为人周正,陛下见笑了。”青年行礼道。 “嗯……像你。”这声几乎是从鼻尖哼出的话。赵赖冷汗直冒,不断往殿下使眼色。 韩吾嘴角微扬。 魏太傅立刻上前打断道:“陛下,臣以为,还是先让考官分发今日殿试题目为妙。” 此声如同棋子落盘,打破僵局。 “好……那你发吧。”李晟寒朝后一仰,又没意思起来。 策试三场。以史论鉴国防、人才选举;艺学测,比以改革;终以四书五经义。 三人作答,然而殿下臣子们多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知过去多久,殿外阳光由清透变为中白,赵赖正想偷瞄一眼考生答卷,李晟寒突然起身。 石子落入水中,泛起波纹。考官眼一横——这怕是不合规矩! 所有目光凝视着李晟寒。只见他走到祝迟决身旁,看他落笔。 饶是目光尽在答卷上,注意到皇帝的视线,青年的手也忍不住微微发颤。 下一刻,李晟寒抬起手,搂住青年的腰。 大殿内众人皆愣住了。 透过外衫,祝迟决的腰间肌rou瞬间紧绷,泛起薄薄一层鸡皮疙瘩。李晟寒的手指轻轻锤点,似蜻蜓过水;微凉的气息随着里外衣间隙透过,不多不少,恰好使得酥痒的程度。 指尖在小范围上下游移,但小范围的异样显然影响全身,青年的呼吸滞住了。 有人最先反应过来,上前道:“陛下!” 李晟寒抬眸,并未停下,而是凑近祝迟决耳侧,轻声道:“好字。” 几近guntang的呼气喷在祝迟决耳旁,扩散到脖颈。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又有好几人出声提醒,李晟寒才收手,留恋般地移开他身侧,装模作样地观赏剩余二人的字。 赵赖牙都咬碎了。 人群中渐渐有些私语。同韩吾并排的老臣难掩兴奋,仿佛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 “韩大人怎认得这种人才,这般得陛下的心!”刘都御史低声道,语气上扬。 “刘都御史不觉得此人有几分像林将军?”韩吾笑道。 1 提起这个名字,刘都御史的脸色变了几分,却还是观察片刻,接话道;“……是有几分,但这青年人柔和上许多,没那么刻板。” 韩吾身侧身形高大的总督嗤笑,“柔和?那是自然,我可是专门调教过。” 刘都御史皱眉。总督没看见他的脸色,依旧涛涛道:“这青年算天赋异禀,只三日,在床上锐气全消,任人折腾,那销魂劲儿……” “总督大人。”韩吾出声。总督这才反应过来,讪讪住嘴。片刻他像是喃喃:“最近这怎么了,总是管不住这嘴……” 你何止管不住嘴,也管不住下半身。刘都御史心中鄙夷道,这总督在cao干林烨白时总是冲在最前面,这好机会他怎会错过。 不过这人平日里只沉迷练武,这半年不知怎的变成yin鬼了。 韩吾看向赵赖的眼神多了一丝玩味。 “这是怎么回事?陛下他太乱来了!”魏太傅花白的眉毛拧作一团,气息淤积在胸腔吐不出来。 “太傅大人莫急。一切未有定数,莫让韩吾那帮小儿看见我们慌神!”有人出声安慰。 “是我们大意,没料到韩吾选了个样的人。”高太尉叹了口气。 1 魏太傅冷笑一声:“我们早该料到陛下喜欢美色。与其选个有真材实料的贺州书,不如选个男妓!” 被称作贺州书的青年在祝迟决一旁答题,注意力全在纸上。 凭赵赖所知,皇帝近几年都没召进过什么妃子,不该沉溺美色才对。怎的在大殿上和这个祝迟决对上眼了? 难道自己的信息出了错?不对啊,自己和陛下朝夕相处,怎会连他的喜好都摸不明白? 赵赖心里抓耳挠腮,却不能表现出来。 众人淅淅索索,李晟寒也未加制止,绕了一圈回到龙椅上。 此刻,考官道:“收卷!” 众人立刻噤声。 三份试卷呈交给李晟寒。他漫不经心浏览一遍:三份皆是夸耀本朝,歌功颂德之类。 半柱香后,他才开口:“三位答得都不错。朕觉得……” 1 臣子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这祝迟决很得朕意。” 赵赖心沉了,整双眼都没了神采。韩吾眼角出现些许笑纹。 “朕本想册封状元,不过祝卿长得这般俊朗,还是探花比较合适。”李晟寒笑道,上下打量祝迟决。 韩吾睁开眼,笑容止住。身旁几人皆愣住了,“这……这,这……” 赵赖未曾想到这意外之喜,仿佛在悬崖被人救了上来。 “贺州书……” 几人心中暗道:状元!状元! “写得挺好,不过这人长得过于圆润了些,朕不喜欢。你做榜眼吧。” 一干人傻眼了。 1 最后成了状元的是凭真本事考上的陆和。此人受宠若惊,连声叩首。剩余二人亦作揖谢主隆恩。 臣子们木木地走出殿,还未从刚才事件中缓和。 三人正要离开,李晟寒开口道:“祝爱卿,留步。” “难不成陛下发现了什么?”刘都御史捏捏嘴角旁的小胡子,思忖片刻,道。 “这也太奇怪了。”一人接话,“看魏太傅他们的眼神,这陆和明显不是他们的人。也就是说,陛下避开了我们双方的……?” 总督挠挠头,“我们都无法分辨陆和与贺州书谁是赵赖的人,陛下怎会……?” 韩吾抬起手臂制止道:“此事暂且作罢,不必再议。不过,刘都御史,” 刘都御史看向他。 “劳烦您打听打听这大国师,是个什么来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