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崩裂之时 (第1/3页)
从演武场回来,又派人将晏璟送回咏泉宫之后,晏珩方才回了秋螟别苑,继续处理白日里的未完之事。 “你即刻就派人去查许文廷在国子监时期,是何人在任司命,学生都有谁,是何来路。” “看看到底是谁从与北蛮接壤的几城而来……或许是,辽城?堙城?可能还有邺城,都去查一查。” “是,属下听命。”统领抱拳回道。 晏珩眼前闪过那一日半夏与他们二人在缺月亭,重复自己在崇文馆的回答时的神色。 “尤其要仔细查一查邺城。”他又补充道。 “是。” “对了,再过两日便是国宴了,钦天监那边……徐才寅还是不肯松口吗?”晏珩有些疲惫地按了按眉心。 统领忙上前回道,“属下正要向小主人汇报此事,徐才寅昨日终于肯将消息透露出来了。” “哼……本宫还真当他是颗不进油盐的石头,还不是一样挡不住那黄白之物世俗之惑。”晏珩冷哼一声,眼中浮现出轻蔑之色,“说来听听罢,看我这花费千金才得来的消息……到底值不值当。” 统领却迟疑了片刻方才开口道,“徐才寅……并未收取殿下您的体己。他只有一句话要属下转告殿下……” 抬头迎上晏珩带有疑色的双眸,统领将徐才寅所言一字一句重复了出来。 “五殿下晏珩,虽此身贵不可言,却并非紫薇天命所选,且当个富贵王爷去罢,不必再白费力气了……然后他寻了把信纸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任我们如何威胁也不肯再说了。” “这个徐才寅,倒是有几分文人脾性。”晏珩扬了扬眉,“一样的又臭又硬,不知好歹。” “殿下……您看这。” “罢了……既然知道那倒霉帝星并不落在我玉蝉宫,其余的老二老四……或者大姐三姐,谁稀罕那个位子谁去争便是。”晏珩心中松快了许多,随意回道。 “殿下,您忘了……还有六殿下呢。”统领提醒道。 “他?”晏珩笑着摇摇头,“那紫薇星除非是降世时昏了头走错路,才轮得到我那不中用的弟弟换上龙袍宣众卿平身。” …… 转眼,便是祭礼国宴这一日,从晨光熹微之时,禁宫上下各处内务府室便早早忙碌了起来,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顶重要的一天,上到贵人妃嫔下到粗使丫鬟,人人皆提着一口气在心头不得丝毫放松。 到了晚间戌时,明华殿百盏宫灯一同亮起,各家婢女簇拥着一群贵人主子们鱼贯而入,各自落座,站在阁楼眺眼望去,只见得一片衣香鬓影,花团锦簇。 大内总管李银屏手执玉勺轻轻敲了敲金钹,高声宣—— “开——宴——” …… 晏珩百无聊赖把玩着手中金杯,对眼前的美食美景俱是兴趣缺缺。若不是今晚还有一件要紧事,他才懒得出席这样的无聊宴会。 在场之人除了他之外,尤其是那群不得宠的妃子,皆卯足了劲儿要往上冒个尖儿,恨不能连同下辈子的劲儿都一道使出来,只为了美的不似活人,博陛下青睐一瞬。 连他那自诩高贵的母亲都不能免俗,天不亮就开始梳洗打扮,还要对外宣称睡到午时才醒……就为了一个不爱她的风流皇帝。晏珩浅浅暼了一眼还空荡无人的龙椅,想着也该到时辰了 果然一刻之后,乾元帝携同宜贵妃还有六皇子晏璟姗姗来迟,于千种眼色之下在席中落座。 晏珩冷眼看向坐在左侧首位,温婉娇柔的美人。 宜妃,三日前经太医诊断出喜脉,父皇大喜过望,遂晋封为宜贵妃。 他对这个女人其实并无太多了解,而时常同他说起宜贵妃的二人,晏璟与他的母亲柳淑妃,于此方面都有失偏颇的很,他也从不放在心上。 只不过抛去一切传言与恶语,只如同赏花一般去看待这位贵妃,晏珩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确聪明,懂得如何抓住男人的心。相比母亲艳丽极盛到有些压迫的美貌,宜贵妃长着一双如江南烟雨般柔情朦胧的双眼,适合诉说情话与落下泪滴。 晏璟继承了她的眼睛,晏珩无由来地想着,视线不由自主挪到了一旁兴奋地冲他招手的六弟身上。 可惜没继承脑子。晏珩面无表情又移开了视线,余光看见晏璟有些失望的瞅着他,手指无所适从地绞着衣袖,偶尔求助似的望向自己的母亲宜贵妃。 只不过宜贵妃怕是也无暇顾及他了,此刻她正言笑晏晏同乾元帝说话打趣,只有微不可查的几个躲闪视线暴露了她内心的恐慌。 整个明华殿便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暗流涌动着,柳淑妃尖锐的指甲在金杯上刮出几道浅浅划痕,她气的脸色都有些发青,却还要竭力维持着体面从容,克制自己不去瞪着那狐媚子。 “等过了今晚,我倒要看看你还如何风光?”柳淑妃心中恨然想到,她思虑片刻,招手将荷月唤来,低声交代了几句。 宜贵妃一边陪着笑脸同乾元帝说话,一边提心吊胆注意着柳淑妃那边境况,只见柳淑妃附耳同她那个贴身婢女说了些什么,而后……那婢女便悄声退了下去,新换了个什么婆子上来…… 等等,不对!那个婆子分明是!!! 宜贵妃睁大了双眼瞪向那婆子,一时甚至忘了接乾元帝问她的话。 “陈婆……”她失魂落魄喃喃自语道,无意中正对上了柳淑妃咄咄逼人的目光,只得仓皇将脖子扭到一边。 半夏悄然无声走上前去,安抚般搭上了宜贵妃的肩头。 酒过三巡,已是月上梢头之时,李银屏再次敲响金钹,大殿内逐渐安静下来,乾元帝手执金樽,自御座起身走下台阶来,朗声开口道。 “今夜乃东朝上古祖代便流传下来的朝祭国宴,难得一年一度能与众卿家爱妃欢聚此时,朕心甚悦。”语毕他举杯遥向坐于右侧首位的柳淑妃微笑颔首。 “多亏东朝边境有定国公坐镇,诸位才得享今日宴饮之乐,如霜,你明日千万记得修书一封寄往辽城,代朕表一表感念之心。” “是,臣妾记住了。”柳淑妃展颜一笑,尽显高门贵女雍容气度。 而后乾元帝将酒杯放下,神色稍显端肃了些,沉声开口道,“我晏氏皇族,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