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小编的无忧小筑_第三十六章 青海湖团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青海湖团建 (第2/2页)

纷议论,地铁更挤了,这也是不难想象的结果。

    所以这种情况下,开那样大型的房车千里自驾青海湖,一路上耗油量得是多少?虽然买得起那样房车的人,一般也不会在意油费。

    说着说着,帐篷里便没有了声息,渐渐地都睡了,虽然很有些疲倦,不过到了十四号早上,金旦元在六点多一点就醒来了,不仅仅是因为新环境的原因,也是外面开始吵嚷起来:“看日出!看日出!”

    青海湖的日出啊,昨晚约好要一起看的,于是金旦元便招呼徐佩琳几个人起来看日出,四个人连脸都没有洗,就钻出帐篷来到湖边,看着那一轮红色的太阳从东方浮现,一点点升到高空,周围满是人声,嘈杂得厉害,还有就是按动照相键的咔咔声,几乎每个人都在拍照或者摄像,金旦元这边的人自然也不会例外,纷纷拿出手机,对着青海湖边这特别的朝阳一顿猛拍。

    当太阳升上天空,火红的朝霞退去,白色的明亮光线洒落下来,之前逐渐就已经在淡化的光影魅惑彻底消散,金旦元转过神来,望着一个方向,洗手间,到这时候急需上厕所。

    从洗手间里出来,用带来的水洗了手,就准备做早饭,这时候阳冰兴冲冲地叫着:“钓鱼!青海湖的鱼一定特别好吃!”

    苏浦噗嗤一笑:“小阳,这里是不准钓鱼的哦,要保护青海湖的生态,之前发出来的拓展说明,你是不是没有认真读?”

    得承认连行程带注意事项,确实是好大一篇,虽然重点文字标红,但是其余内容就未必留意细看。

    阳冰顿时撅起嘴来:“那我们为什么带了钓竿?”

    苏浦哈哈地乐:“是为了在别的地方钓鱼啊,今天下午我们落脚的地点,就有一条可以钓鱼的小溪,在那里钓鱼很有趣的。”

    这一次路线全程策划人,苏浦,毕竟他负责旅游版,对这一方面相当熟。

    于是阳冰只能够望湖兴叹,青海湖的鱼啊,看得到就是吃不到。

    当天的下午,车队来到一条溪流旁边,很宽的溪水,也很深,水流很是清澈,金旦元在溪水里洗了手,灌了一壶水,就拿到酒精炉上面去烧,那边姚思琪苏浦她们在钓鱼,金旦元可惜是没带渔具,空间里确实是有现成的鱼竿,然而都特别的古典,纯竹竿制成的,紫竹钓竿,倒是挺好看,但是不能够收缩的,车厢里很难放置,所以金旦元索性也就没有带,反正她要钓鱼的话,回到空间中随时可以钓。

    烧好了水,金旦元便来到湖边,看同伴们钓鱼,苏浦和郑紫都是一条接一条地往上钓,唯独姚思琪,甩了半天钩,一条都没有钓到,看到她实在焦急得很了,金旦元便来到她身边,轻轻笑着说:“姚姐,是这样,这样来做,现在我们静静地等,啊你看,浮标动了,有鱼上钩了,快提竿!”

    姚思琪赶快将鱼竿向上一提,钩上果然挂着一条小鲫鱼,还在甩动着尾巴。

    姚思琪登时便笑起来,将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放进旁边的桶里,转头对金旦元说:“你是从哪里学来的钓鱼?”

    金旦元笑道:“和我爸爸学的,他很喜欢钓鱼。”

    “怎么不带渔具来?”

    “我就想等着吃鱼了。”

    苏浦乐着对她说:“你要等吃鱼?一会儿全靠你来料理啊,从前这种事都是俊凯来做,如今俊凯走了,就是你啊,负责美食版的,‘术业有专攻’,我们都等着品尝你烹调的食物。”

    金旦元咯咯地乐:“我知道,待会儿一定大显身手。”

    傍晚的时候,郑紫苏浦提着满满两个小桶的鱼回来了,姚思琪也钓到了几条,金旦元便开始准备晚饭,虽然说是由她来主厨,但是前面工序不能只是她一个人做,徐佩琳朱嬛起开罐头,清洗干菜,阳冰则是和金旦元一起洗鱼,可叹小姑娘在家里没做过这种事情,虽然很有心,但是笨手笨脚,苏浦乐呵呵地过来:“我们一起做吧,否则的话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吃到晚饭。”

    这一天的晚餐的主菜,是酱焖小杂鱼,出锅后汤汁浓郁的一小盆,用的不是黄豆酱,而是甜面酱,上海别看是属于江南,口味并不是很清淡,金旦元到了这边之后是知道了,本帮菜传统的“浓油赤酱”,多加植物油多加酱油,而且猪油也是有位置的,葱油拌面里面顶好加一些猪油,因此她今天做的这一道南北合并版的酱焖小鱼,上海本地人也是合口味。

    大家围坐在一起,舀汤盛饭,一边吃饭,一边谈天说地,从青海谈到西藏,远离都市喧嚣,净化心灵,最后终于还是说回时尚,故宫文创。

    陆晶说道:“这个路子走的是对的,古代的文物确实很好,有一些很是高贵典雅,不过毕竟是那个时代的物品,反映的当时的审美,虽然很有文化内涵,但是如果想要在现代推广,就要适合现代人的口味。现在我们说日风韩流,她们就是做到了融入潮流,日剧韩剧推广本国文化,功不可没,她们的服装啦,装饰品啦,还有食品啦,都很流行,把一些很传统的东西重新包装,就是时尚。中国也有许多好东西,然而倘若固守着原本的样貌,就很难在当代获得新生,只放在博物馆里,学术研究用,不能说不崇高,但是没有走入人的生活,就是僵死的,已经没有现实的生命力。”

    金旦元连连点头:“我是觉得要复兴传统文化,就该复兴那些古代的器皿啦,首饰啦,衣服啦,还有食物,这些都是很美的,很可以挖掘。”

    比如说白蚁,一说到吃白蚁,就好像很“生番”,“都是非洲那边的原始部落才那样吃”,然而看一看中国古代,就有食用白蚁的传统,是宋代的典故,白蚁美名“天虾”,和猪rou一起做成rou酱,叫做“天虾鲜”,当然倘若一定要追究这是岭南那边的吃法,所以依然是“未开化人种”的食品种类,那也行吧,读书群里的一些人啊,就是这样的自信。

    苏浦在旁边笑道:“一说到传统文化,旦元就很有话要说。”

    金旦元嘎嘎地笑:“传统文化,总是让人头皮发紧。”

    自己从前之所以对古风不感冒,后来仔细想了一想,是本能地觉得不妙,看古代的诗词,总觉得压抑,就比如那一回随口念出来的诗,“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那种感觉相当憋屈,宫词精致倒是精致了,但是很压抑,还有那些谴责男人负心薄情的,妾薄命、弃妇词之类,一看就受不了,程度最轻的就是闺怨,也是满腔的怨。

    翻开古典诗词,但凡写到女人,都是泪水涟涟的,话当然不能说绝对,但大概就是这样,有的人是能欣赏这种文学之美,许多也确实写得精致优美,金旦元觉得自己可能是比较浅薄吧,感觉这种审美太痛苦了,实在看不下去。

    吃过了晚饭,洗刷餐具,那边阳冰说着:“充电啊,充电,手机要赶快充电!”

    折叠包太阳能发电设备,一个下午蓄电,这时候用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