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即见如来 (第1/2页)
在西藏的一个多月他们去了林芝,去了阿里,去了那曲,游遍了拉萨的每一个角落,唯独没有去大昭寺。 游遥欣赏着手腕上的手链,注意力完全没有放在走路上,景屿怕游遥不小心在那些游客面前摔上一跤,提醒游遥,“小心,看路。” 游遥对景屿的声音很敏感,几乎在景屿刚说完,他就把手放下,专心看路。 “我们进寺庙里边看看吧,昨天看了那个攻略说是‘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呢。” “好啊,去买门票。” 前边是一对小情侣,女生挽着男生的手臂,踮脚对男生说着话,男生也弯下腰仔细听着,时不时回上一句。 游遥内心一动,他停下脚步,景屿也顺着他停了下来。 “我和你说话不用踮脚。” 游遥一米八的身高已经算是很高了,但是景屿要比他高上将近十厘米。 一个不踮脚,一个不弯腰,游遥觉得他连一个需要踮脚的理由都没有。 景屿只是逆着光看着游遥,目光很轻。 寺门外游人很多,人来人往,挨山塞海,游遥站在一方天地,仿佛隔绝了外界一切喧闹的声音,又仿佛已经与热闹融为一体。他抬起头,看向寺庙的方向,大昭寺最高层的金顶,金光灿灿。寺庙上空烟火升腾缭绕,空气中也弥漫着若有若无的香味和酥油味,他眨了眨眼,偏头对景屿说:“我们进去看看吧。” 可能是烧香祈祷的人越来越多,香火味也越来越重,他在等景屿的回答。 “里边烟火呛人,况且,我不信那些。” 游遥想,他不信什么呢?不信佛,还是不信命呢? “那就算了。” 游遥也没再强求,不去就不去吧,其实他也不是非去不可。 景屿回到屋内,坐在卧室里的小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其实也没什么,冬天没有绿草也没有鲜花,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湛蓝天空和与其相对的广袤无垠的大地,这片土地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也是对他来说。 下午两点左右,景屿听到了隔壁的开门声。 “要出去了吗?” 景屿开门,假装与游遥偶遇。 “嗯,要出去逛逛。” “要去大昭寺?” 游遥穿着一件短款的黑色羽绒服,背着一个黑色的运动背包,显得整个人干净利落。 “嗯,去看看,之前一直想去来着。” 景屿内心有些苦涩,他知道游遥说的是什么,当然也知道自己现在又主动提出要和他一起去大昭寺这件事有多荒谬,但他想,荒谬就荒谬吧,倘若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谬误的,那他便要用尽一生去求证游遥于他的绝对正确。 “我也去。” 大昭寺和三年前并无什么区别,红墙金顶,虔诚的信徒依旧在庙外跪拜着进入庙内,只是游客并没有很多,香火味淡了许多。 两人买了门票走进庙内,一进门就看到了一只橘猫从面前跑过,游遥拿出相机抓拍了一张照片。再往里走,又看到了一众僧人在辩经,整座庙并不大,十几分钟就能走完,可游遥走走停停,足足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景屿跟在他的后边,寸步不离。 走进了大昭寺的长廊,突然被人叫住,停下脚步。 “两位施主,请留步。” 他们回头,看到有一位红袍僧人,手中拿着一串佛珠和一个转经轴,正朝两人走过来。 僧人的面貌很眼熟,游遥觉得在哪里见过,待人走进,游遥看到那人眉毛上的一颗痣,突然便想了起来,三年前他和那人一同转过山,甚至还有过一小段交谈。 “你也是心有执念。” 游遥坐在那人旁边,用石头在地上写写画画,一会画出一朵云,一会又画出一座山。 那人见游遥没有回答他,也不恼,双手抱膝,看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雪山,叹了一口气,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游遥听后,顿了一下,转头回道:“即见如来?” 那人笑笑没说话,起身离开了。 游遥认出了面前的人,双手合十,朝那人一拜,景屿站在几步的距离之外看着两人,他想要走近,但是又觉得并不合时宜,便只能静静等着。 “您放下执念了吗?” 游遥想,之前那人的声音像深沉的海,而现在却像澄澈的天。 游遥笑了笑,没急着回答,而是问:“您怎么在这?” 那人其实也不过三十来岁的年纪。 “我在这里修习佛法。” 游遥点点头,回答了刚才的问题,“放下了,早就放下了。” 那人看了游遥身后的人一眼,轻轻动了一下转经轴,开口:“离于爱者,无忧无怖。” 游遥觉得他对这冬日里的暖阳产生了依赖,也不怕刺眼,时不时要抬头看看它,生怕它暗了下去。 “谢谢您。” “人生还很长,恭喜您,远离妄念。” 两人分别,一个走进了佛堂,一个朝着寺外走去,景屿跟了上去,两人并排走着,走出大昭寺,游遥倚在墙边,翻看相机里刚刚拍的照片,景屿寻到交谈的机会,站到了游遥面前,柔声,试探开口:“刚刚聊了什么?” 寺外的街上响起了吆喝的声音,景屿没听清游遥的回答,于是向前走了一步,弯下身子,故意凑到游遥耳边,温柔询问“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调整好相机,游遥抬头看了一眼景屿,迎着光释然地笑着,“恭喜我远离妄念。” 爱恨嗔痴,皆为妄念,唯有放下,才是解脱。 景屿愣在原地,心如刀绞。 “回去吧,我累了。” 游遥逆着人流,渐渐地走出了那条长街,直到有关于他的气息都彻底消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