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2800士卒 (第1/1页)
在江东,庐江郡是大郡。 地域广阔! 土地肥沃! 人口众多! 不过,那都是以前。 自h巾之乱以来,庐江郡这里也是城头变换大王旗。 各路人马、各sE人物,交替出现,粉墨登场。 先是依旧忠於大汉的本地官吏! 接着是袁术派出的郡守--刘勳! 然後,就是孙策了。 庐江郡的城头上,每一次换旗帜,都要经历一番惨烈的厮杀! 到了现在,孙策虽然撵跑了刘勳,但他本人却没有全取此郡,好好经营这里的意思。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把皖县一地的人口和物资都搬空了。 而且,除了庐江郡的郡治--皖县外,到现在为止,孙策一方也只是把皖县以北的几个小县拿了下来。 之所以拿下那几座小县,原因倒也很简单! 那就是,这几座小县所在的地域,与孙策的大本营--曲阿,正好隔江相望。 孙策军拿下了这里,等於是给自己的老巢,在长江以北建立了一个防御带。 当有江北诸侯提兵南下的时候,这几个县,就可以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 而庐江郡在皖县以南的广大地盘,孙策是分毫未取。 也就是说,此时的庐江郡,实际上是处於一个四分五裂的状态。 皖县及皖县以北,是孙策的地盘。 皖县以南,则是各sE实力杂陈其间。 有溃兵! 有乱匪! 有地方豪强! 还有刘勳的残余实力! 但不管是哪一路人马,都不会因为李横手里有颗庐江郡的太守大印,就心甘情愿地听他的。 对於他来说,这个东西现在就是一块一点用都没有的石头。 不过,如果他的实力以後壮大了,那这块石头倒是有点用处。 有了它,也就相当於有了一个大义的名分。 到时候,只要是庐江郡的地域内,李横都可以想打谁,就打谁。 毕竟,从名义上来说,整个庐江郡就应该归他管。 ...... 庐江郡太守印玺的另一边,是一张帛书。 帛书的内容,李横看了。 他没有想到,孙策军居然肯花这麽大的代价,来换他的人头。 说实话,这代价大得他自己都动心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都想割下自己的脑袋,去把皖县换过来。 娘的! 那可是一座城啊! 看了这封帛书的同时,李横也确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孙策这小子尽管捱了他一枪,但应该还没有Si。 不然的话,孙策军换他人头的条件,不会开到这麽高。 像这种割地换人的事情,除了一方势力的主君,其他的人,地位再高,也是做不了主的。 不过,最让李横意外的,还是刘勳父子俩。 这两个人居然抗住了这个诱惑? 这爷俩非但没有摘了他李横的脑袋去换城池,反而还把这麽多的士卒留给了他。 很明显! 这对父子这麽做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他们同孙策的仇也很大。 不然的话,他们不会像现在这样,都要走了,还给孙策留下这麽大一颗钉子。 ...... 刘勳父子挥了挥衣袖,云淡风轻地走了。 李横很感激他们! 感激他们,自然是因为这爷俩,给自己足足留了2800多人的兵卒。 这个收获,可b李横之前计划的要多得多。 李横原来的设想是:在刘勳军即将败亡的时候,加入进去,然後拐个三两百的兵卒出来。 有了这些兵卒,他也就有了一些本钱。 到时候,就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谁知,人家刘勳根本就不用你拐带,直接把不要的兵卒都给你了。 不过,b较坑爹的是,刘勳临走前,居然把所有什长以上的军官,都cH0U出来带走了。 尽管刘勳一再地跟他解释,这麽做不是为难李横。 而是因为,这些军官都是他刘氏家族的家生部曲,不得不带走。 可李横的心理依旧在MMP! 你他麽把这些人都带走了,那我怎麽办? 2800人的军队,就剩下一些伍长、什长。 我就算想把全军聚齐开个大会,都做不到。 我总不能挨着个的去通知那些伍长、什长吧? 幸好,刘员还顾念着几分搭救之情。 临走之前,他替李横作了三件事。 第一,他给前营那乱糟糟的2500名士卒提前开了晚饭。 第二,等前营的人吃完饭之後,他又命人用木栅栏,把前营的出入口彻底封Si。 也就是说,在明天吃早饭之前,前营的士卒,都不会发现军营中发生的钜变。 这也为李横争取到了一晚上的时间。 第三,刘员把刘勳军还算整齐的後营--辎兵营,替李横召集了起来。 ...... 当中军帐前杂乱的脚步声、军令声沉寂下去的时候,李到掀开中军大帐的帐帘,大步走了进来。 “主公,辎兵营300兵卒已在帐前集结完毕,不过...”李到迟疑了一下,才接着说道:“刘公子留下整顿队伍的那些部曲和辎兵营什长以上的军官,却是刚刚离开了。” 李横点了点头,略显无奈地说道:“离开就离开吧!走,我们出去看看。” “是!” 李横掀开帐帘,走到中军账前的一块小C场前。 此时,天sE已经是彻底暗了下去。 不过,在密布四周的松油火把的映照下,C场中倒还算亮堂。 李横缓步踱到了一个小土台上,朝着前面望去。 映入他眼中的,是一支松松垮垮的队伍。 说他们松松垮垮,其实还是有点冤枉他们了。 毕竟,这300兵卒还是横排竖直地,排成了一个军阵。 可是,这麽多人的一个军阵,却一点肃杀的气氛都没有。 相反,它却是给人一种拖拖拉拉的感觉。 怪不得在刘勳军中,除了中军外,就这支辎兵营还算整齐。 这样一个营伍,自然不可能被拉上战场。 不被拉上战场,他们也就不会经历刘勳军的连番大败。 不经历连番大败,其编制也就保存得b较完整。 ...... 李横乾咳了一声,说道:“弟兄们,老子叫‘李横’!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都归老子管了。 这是刘勳刘大人的命令!” 这一番开场白,顿时惹来台下一片窃窃私语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