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2/3页)
流有浓厚兴趣,或是手腕经过无数後天训练而对交际如鱼得水的人们,……可他绝对不会回避,因而浪费自己了的机遇和才能。这也是他决定放开一护前来异国,所向自己许下的约定。 可当他从老伯口中知道消息的时候,一护老爸的丧礼已经刚好完结。 他打电话给一护,按照约定一护前来接听,声音满满都是疲惫,让葛力姆乔於心不忍。但葛力姆乔知道他万不能够在此时退缩,让一护有机会拒绝他的关心和问候。他跟他说话,尽量表现如常﹕「小鬼…还好吧?」 「………………有点失眠。」 「………还有呢?」 「……………………」 葛力姆乔叹气,「吃得下饭吗?」 「…………尽量吃。」 「老子回来时别让我看见你还是那麽瘦。」这个时候葛力姆乔真的都要恼恨起自己来,怎麽都说不出来什麽好话呢?大概因为从来没有经验,当下便是让他正正规规地去安慰一下,都总显得生y。 「……小鬼,照顾自己。」 「……你也是。」 这通电话他们聊得不久,一护的声音亦不甚热络,但葛力姆乔不知道的是挂线之後一护只是轻缓地靠住墙沿蹲了下来,静静地哭得不成一个样子。 同样地一护也并不知晓远於彼方,一句句对不起不在你的身边也千次万次地正重撃着葛力姆乔的心脏。 最痛苦难熬的时光过去後已是春末夏初,樱花都已经落尽,以往一家四口带着便当盒和茶壶出来赏樱的日子已经不能再实现,可游子还是提议由他们一起带着老爸的骨灰坛外出再进行一次这样的活动,一护和夏莉自然都没有反对。 赏樱必须准备吃食,而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在家里亲自制作便当,後来三人聚在厨房合力完成了这件事。 一护不自觉又陷进回忆…葛力姆乔便曾经在这里给他们做饭。这样的事不管会不会再有,都不能只留恋过往了;他不能不向前走,也不能再显露自己的软弱,绊住对方前进的脚步。 已经高三的一护首要应该考虑的便是到底升读大学与否;明年一月便是高考,他必须尽早作出选择。由於家里只剩他们三个,以後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抉择一护都认为应该以三人为一个单位协商後决定,於是是否参加高考这件事他便打算跟夏莉游子开宗明义地先作商量。 日本大学学费不菲,私立大学一护是绝对不考虑了,公立的他能够考得上,可学费杂费加起来也得差不多一百万円一年。 其时他老爸猝然病倒昏迷,过後转醒时即使再虚弱,第一时间也都是召一护过去向他交待清楚後事;他们母亲Si後的人寿保险金他一分都没花过,全部存起来了作为他三兄妹往後的教育金。 他们家的房产是爷爷那一辈留下来的,房龄挺长了即使修缮过,每年要交的房产税也不算太高,能够负担。然而虽然没有贷款,但一家子一直亦不是富裕人家,只因他老爸开个小医院但诊金只收很低,大多时候对有经济困难的病人更是无偿诊治,因此也就是收支平衡够他们小家庭吃用开支罢了。 老爸的医疗费由健康保险覆盖了七成,但他们也必须自行填补余下费用。如今一护更愿意把家里所有资产都留给两个meimei。他对meimei们说即使他升读大学後也一定会半工读凑学费,这个高三他也会一直打工。而另一个选择便是放弃高考,高中毕竟後他就直接出来工作。一护也并不担心什麽,他思想敏捷,T力好也有毅力,从不认为会因为自己太年轻就无法在万变的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 他也一直认为义务教育的学识已大致足够他应付人生的下半场,若是想学习进修,纵使工作了靠着他个人的努力挤出时间心思,仍然是随时可以继续的。 这种事情如若得须评估事後会获得的价值以及途中需要的付出,游子实在是不太擅长的,总是以一护意愿为优先;夏莉却摇摇头说﹕「一护哥,你头脑聪明能读书也有兴趣,一定是要读下去的。」她与一护对望。一护看着这个meimei,认为她有足够的判断能力,meimei们的每个意见他都会参考,於是点点头﹕「好,那我就考大学。」 游子看这首场家庭会议进行得颇为顺利,便松了一口气,说是晚上要做可乐饼庆祝庆祝。 「葛力姆乔先生什麽时候会回来呢?我还想让他再教我做菜……」 不说犹自可,这一说又戳中了一护的痛处,只是他已经能不动声sE。夏莉自然看出从听到游子这句话後一护情绪上那瞬间的变化,但仍只能默然看着一护淡淡微笑对游子说可乐饼很好啊有点期待呢,然後再望着他回去二楼的房间,又一次的把自己关了起来。 三个月已经过去,葛力姆乔却仍然没有回来。夏莉并不知道一护跟他两人之间的约定,但看一护自从丧事过去重新强打起JiNg神後,也不见得有b从前轻松快乐了一点,身上反而总隐隐散发着不易使人看出来的一份焦躁,她便大概猜到了似乎又是发生了什麽事。 「小鬼,我…………要晚一点才能回来。」 「为什麽,你不是说三个月一定回来?」一护也难以想像自己竟然完全按捺不住;他原本以为听到对方亲口证明的时候,他能够连为什麽都不问便只是表示理解,可现实却是一出口就是质问………自己这种追b的口吻,他本人也有点被吓到,可话既然说了,却已经收不回来。 葛力姆乔按住一边的额发并尽量压抑住心头上那不知该如何跟对方解释的烦恼,向一护坦白﹕「有一场连续举行半个月的跨州美食展览,这边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