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智慧的灯(08)  (第2/2页)
    冷寒使他的鼻子极不舒服!    又流鼻水了!    而外面yAn光耀奕!    没有听到鸟声?    老伯静下来打。    烟消云散10    1947年,四月,暴动就烟消云散了!一个小镇参加暴动的是几百人,其实不止,因为等於是全民运动。一个小真起码有一千人,大的城市则不止!    暴动起义,一发生则几乎全民参加。    像水上飞机场之役,每天五百人跑不掉!还有来维持秩序的,作饭的,劳军的!并不是固定那五百人?不断轮替!手上没有枪?只有刀棍!石头!冲上去,又被枪压住,退回来!    从北到南!一同暴动,最後一个小镇只杀20人?不到百分之一?    这些人抢警察局。手上有枪!真的杀过人!是第一波被枪决的人。这些人没有钱了就去抢银楼。起义是要吃饭的!    军队上来,凡是还在街上晃的,就开枪。因为已经戒严了!    还有维持秩序不走的师生也被开枪。    然後就鸟兽散。    2000人一下子不见了!不像南韩那麽有种?    躲起来,躲到山上去。    Za0F的有2000人,怎麽一下子不见了?然後开始清乡。    国防部长白崇禧来台16天。建议陈仪调走。因为他们要报复!找出凶手!一个小镇2000人,那还得了?    所以一个月以後228就烟消云散了。    未道明来了以後倾听民意,顺着民意办事。双方努力厘平伤口。七月选举县市长!改为台湾省。    1949年2月,陈诚皆台湾省主席。那时天天有船过来,一天有达70趟的。    风雨飘摇。    1O月行政院迁到台湾。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大陆来了两百万人。当时台湾只有六百万人。等於四个人中有一个人是从大陆来的!而且是菁英,这些人後来到小学,中学去当老师。台湾不缺行政人才。    这是历史前所未有的!    颜思齐带来两万人开垦。    郑成功则是先带两万人。200艘船,攻台,後来有四万人。已经很吓人了!当时全台只有50万人。    台湾人接纳中华民国。度过风雨飘摇的岁月。    从舟山群岛撤退20万兵守台湾,又从海南岛撤回8万兵。    准备的60万兵,与粟裕的50万兵决战。    粟裕知道还有两万的日本兵,就延後一年渡海。结果1950年六月韩战爆发。    美国第七舰队协防台湾。    民国44年中美签订共同防御协定。1月18日,打一江山。    7000人打800人。Si伤在4000人以上。    不久大陈岛撤退!    h杰从富国岛带回3万人。    韩战结束,义士回来2万人。    炒作228还是以後的事。为了选票。    虽然出了大太yAn!    冷空气一直飘了进来。    就是这种冷冷凉凉的感觉!    真的非常美好!    吃过午饭。老伯又静下来打。    1    静静地国小校园11    假日里的校园,静悄悄的!    风吹过大王椰树,发出沙沙的声音。还有尤加利树的细腻。    墙围边筑了一排红樱。是新种的!在过来是防空洞。积了些水,生出小小鱼来!    C场上有人在运动。乌义坐在一个小花园里。不时有人来喊他阿公或老伯的?十分亲切!    三十年前,他常来这里度假,住着三天五天再回去。    四十五岁,提前退休後,自己一个人来这里住了一个月。才回家。    所以他跟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退休以後,不久,出版业就萧条了。因为一本书卖不到2以及文艺作品了!作品不是没有发表的园地。而是几乎没有稿费的网站。但网站的,不会退稿,这也不错!    以前写一万字,可以领五千元稿费。可以贴补家用!是不错的收入!    1    现在责难!因为没有登刊的机会!    政治的文章是他看不起的作品。    四月春,春意渐浓。    到处一片浓绿。    株叶茂盛!杜鹃盛开的日子不多,等不过五月吧?三月淡淡的岁月,凉甜的日子已经逝去!    从三月到六月是写作最好的时间。因为天气不热?所以灵思泉涌!只要脑筋清楚。以前写作为了名与利?    现在则可以为写作而写作!而且有了网站可以登刊!    李如祥说:[参加起义或暴动,因此被枪毙,不能说是受难者?是Si得其所吧!不必哭哭啼啼!    我被捉去墙头枪毙,心里只是茫然!因为看不起大陆会派兵,守住台湾?只是悲哀自己这麽年轻就Si掉!但!我是为祖国而Si!]    [为了祖国?]乌义问:[你的祖国是哪一国?]    1    在梦里,李如祥说:[我心中的祖国呀!当然不是日本国?]    乌义叫着说:[那是中华民国?]    [不!我恨陈仪所代表的中华民国!]    [喔?]    [不会是红sE的中国吧?]乌义问。    [不是!]李如祥说:[我虽同情?但非我祖国!]    乌义说:[那是属於汉人的一个祖国吧?]    [应该是!]    国家的认同还是有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