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夏利与珀西 (第1/2页)
赛德郁闷地离开咖啡馆,太阳已经彻底挪到西边,他抬眼看还在红灯中的信号灯,随手点了根烟,刚刚的咖啡馆像是一个第五维度的结界,以具像化的方式展示无意义的对话如何消耗生命并带来痛苦。 “这实在没什么好抱怨的赛德。”他的理智劝解了情感上不断喷涌的牢sao,那些剩余的、尖酸刻薄的埋怨化成一次长长的、沮丧的深呼吸。信号灯由红转绿,他抖抖烟灰,正准备踏步前走,肩膀却被轻拍两下,看见眼前人,他惊喜地露出笑容:“夏利?我以为你们还要聊很久。” “怎么好意思让你一个人离开呢,明明是我硬要带你来的。介意也给我一支吗?”夏利弯弯眼睛,接过赛德递来的香烟。赛德为他打亮火机,点燃香烟,垂眸看着夏利熟练的动作,奇怪地笑了两声,惹得夏利莫名其妙:“怎么了?” 信号灯又回到红灯上。赛德任由笑意在自己脸上停留,从坐在咖啡馆开始嘴里停留的苦涩瞬间变得甘甜起来:“没什么,只是觉得很特别而已,你抽烟的姿势。” 他学了一下夏利拿烟的姿势,两只手指端住中间,像是中学生端着一支百奇模仿抽烟一样。 他并无恶意,却让夏利感到不快。 夏利半信半疑地仔细观察了一下自己的姿势,发现果真如此,趁着吐烟时翻了个白眼,迅速调整了和对方相同的姿势。 他们一面随着人流走动,一面谈天说地,从第八大道流到中央公园西街,就像所有文学系的大学生,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论今期校报的采访人物、喜爱导演的近作、萨特和波伏娃的开放式关系……赛德喜欢夏利认真的应和,夏利鄙夷赛德长篇大论、自我中心的感受;赛德耐心聆听夏利琐碎、不成系统的哲学理论,夏利努力注视赛德清澈眼睛中自己的倒影,好当作锚点来锁定视线。 当赛德谈论到史密斯乐队时他们已经走到了进入河滨公园前的最后一个街口,他们自然而然驻足于此。面前开着一家爵士酒吧,其门面简单,门口竖着一支爵士乐队的海报,夏利看了看带有百老汇特色的霓虹灯招牌:佛兰肯斯坦。 “要进去吗?”夏利扭头询问身旁的赛德。 “你平常也会听爵士乐吗?”赛德压着上翘的语气,心里像被大奖砸昏头的小孩般雀跃起来。 当然不听。 “最近迷上了。”夏利点点头。 赛德弯着眼睛,矜持地介绍:“这支乐队挺不错的,里面圆号手非常厉害。” 是吗,圆号应该是铜管乐器的一种吧。 “嗯………”夏利轻轻托长尾音表示认同:“要进去喝一杯吗?” “好主意!” 赛德驾轻就熟地领着夏利走进酒吧,他们选了距离舞台适中的开放式卡座,场内灯光迷幻,夏利不用费力给表情,萨克斯风代替废话,填满他们沉默的缝隙。 忍耐着低沉到使人昏昏欲睡的音乐,他倦怠地眯着眼睛,旁边赛德不知什么时候越发自在,如鱼得水起来,身边开始不断有人与他攀谈,谈笑风生,问候打趣,在场每个转过头来的人都知道他的姓氏——温斯顿家的小儿子。 夏利忽然觉得稀奇,面前的赛德手势漂亮地夹着烟,轻巧地接过各人的话题。听了各色揉杂且断断续续的碎聊,夏利意识到,这里也没人真正在乎爵士乐、史密斯乐队、萨特加缪还是波伏娃。他看向赛德身旁的纽约时报编辑,此刻才真正听见赛德的声音。 纽约人常说:谁都可以光临曼哈顿,但不是谁都能见识真正的曼哈顿。从平面地图看,曼哈顿在纽约里,实际上曼哈顿才是纽约。 夏利觉得如果解剖赛德此人,一个无比平庸、自以为是的哥大文学生,其一切艺术价值都体现在“将一切文娱活动都在酒桌上发生”的能力;只消乖乖跟在他背后喝几杯酒,就可以不付出任何劳动代价而得到各张梦寐以求的名片。 他如愿以偿得到了纽约时报编辑的名片,并且在各种闲谈中收获颇丰。 “晚安赛德,你给了我一个美好的夜晚。”夏利带着半份真心的喜悦,抬头看着赛德被酒气熏红的脸颊。对方猫咪般亲昵地贴了贴他的左脸,一触即离,年轻的蓝色眼睛渡着一层潋滟水光,他摸摸鼻尖,帮夏利打开计程车的门,半带羞涩、小心翼翼:“晚安夏利。” “课上见。”夏利假笑一声,坐上计程车,等车子开动后暗暗搓搓左脸,打开车窗——他恨柑橘味的所有东西。 他租赁的公寓在下城区西四街,传说隔两栋楼就是鲍勃.迪伦的故居,从布鲁克林走上曼哈顿的文艺青年夏利听着房产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