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_第一部临安(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部临安(2) (第2/2页)

  红菱儿媚眼丝丝,悄悄瞅着贾似道,脆生生地道:「奴家是个妇道人家,不知道什麽大道理,只是觉得,要是宰相大人把府里的几十个狐狸JiNg全赶走,只疼奴家一个人,嘻嘻,那就是最幸福的事了,我就要烧高香感谢神明,哦不,感谢皇上,感谢朝廷了。」

    真理部尚书兼大宋日报主编周肖平朗声道:「现在大宋形势很好,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千年来所仅见的盛世,我们完全可以自信满满地宣布,身为大宋人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在我泱泱大宋,不幸福的人只有罪犯。你们有人不幸福吗?站出来我看看。」此言一出,所有人鸦雀无声,个个低眉垂首,果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自己不幸福。

    周肖平傲然自得,转身指着哆哆嗦嗦蹲在一边,黑的跟煤球似的卖炭翁,大声问道:「你幸福吗?」

    卖炭翁大约七十余岁,满面尘灰烟火sE,两鬓苍苍十指黑,衣衫褴褛,面h肌瘦,身板单薄得跟竹竿一样,一副风都能吹走的样子,由於害怕,颤抖着答道:「官爷,您说啥?请大声点。」

    「你幸福吗?」周肖平无奈,只得大声再问。

    “啥?我听不懂,求您再大声点。」卖炭翁还是没听懂,壮着胆子又问了一次。

    周肖平气往上涌,心里一边骂着你个老不Si的聋子,活该穷Si你累Si你,一边扯着嗓子用尽最大力气在他耳边吼道:「你--幸--福--吗?」

    卖炭翁吓得浑身跟筛糠一般,好在这次终於听懂了,战战兢兢地答道:「回大人的话,小人姓曾,不姓福。」

    周肖平一愣,先是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而後恍然大悟,自嘲道:「原来是个老白痴,晦气。」

    大宋皇帝赵构微笑道:「对朕来讲,如果全天下的子民都像以上的良民,懂得是朝廷养活了他们,没有我就没有他们,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感恩,朕就觉得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看来我还得努力啊!」

    蒙古大汗忽必烈呵呵笑道:「就是就是,你们宋人不但个个驯如牛羊,蠢若猪头,而且数量惊人,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盛世大餐,我们还打什麽仗啊?大家可以共同分享这一盛宴啊。」而後一皱眉头,骂道:「这个襄yAn城里的吕文焕,晏少卿一乾人等,为什麽还要负隅顽抗,早点献城投降不是更好?」

    「做梦。」晏少卿毫不犹豫地回答:“做梦是最幸福的事情。」

    的确,晏少卿现在正在做梦,梦到自己高坐在襄yAn城最有名的酒楼-八方楼里,面对一桌海陆佳肴,端端正正放在眼前的是一大盘东坡肘子,一整只肥肥的,热气腾腾的猪肘,淋上一层nongnong的芡汁,香气四溢,令人馋涎yu滴。

    晏少卿用力吞了一大口口水,作为被蒙古大军层层包围的大宋襄yAn府禁军马军司都虞侯,他已经六个月没有吃过r0U了,而且每日口粮逐日下降,特别是最近十天,只吃了十顿饭,其实根本不能算是饭,就是十碗类似於糨糊的东西,他记得非常清楚,每次都是一碗混合着少量陈米,面粉,麸糠和其他不知名草根树皮的大杂烩,张嘴仰头,一口就吞进肚子里去了,然後仔仔细细地把碗里的任何残渣T1aN乾净,吃完之後,仍会感觉腹中空空,一般都要再喝三碗井水,满满地撑胀整个胃,方才有点缓过劲来。

    因此,在庆幸蒙古人还没有办法切断井水的同时,哪怕他少吃了一颗米,估计他也会发现并且立刻向伙夫索要。

    襄yAn城沿汉江而建,一面临江,其他三面筑有高墙,辅以三丈宽,两丈深的护城河,是大宋在长江以北最牢固,也是最後的防御重镇。

    蒙古大军剿灭金国之後,挥师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大宋军队节节败退,最後退守襄yAn,长江以北尽皆沦陷,蒙古军队於是三面围城五年,虽然没有破城,但是,却成功地阻断了所有陆路支援襄yAn的道路,把长江以北中原大地牢牢据为己有。

    在最初,南宋还不断通过陆路兼水路运来粮草补给,之後陆路被截断,便完全仰仗水路支援,就在水路援军补给源源不断到达之後,蒙古大汗忽必烈啓用了宋朝降将水军统制刘整的水军,接连击退随後的几次水路援军,最近三个月已经彻底没有任何援军的消息。

    此时襄yAn知府吕文焕几乎耗尽了城内粮草储备,虽然,城高池深的防御工事固然可以再抵挡一年,而疲惫不堪的军队却不可以数日无餐,鉴於外援遥遥无期,为节约粮草,吕文焕下令收集全城军粮和民间余粮,军民统一配给每日食物,除了轮班守城警戒的将士,其他人等的每日口粮便不断下调,直至现在的每日一餐,希望可以熬到援军的到来。

    此举致使全城大多军民饥肠咕噜,只得整日躺在床上昏睡,一方面节约T力,一方面也是饿得头晕眼花的缘故。晏少卿今日正好轮空,虽正值午後,却也和衣躺着昏睡。

    梦里的晏少卿把嘴张到了最大,还没来得及咬一口,只听砰的一声,只感觉一阵天昏地暗,被人一把拖了起来。

    「将军,不好了,蒙古人攻城了,快起来。」一个急匆匆的声音响起,「知府大人让你赶快去北门城墙上指挥。」来人正是跟随自己多年的传令兵刘三郎。

    晏少卿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刹那间清醒过来,什麽疲倦饥饿统统消失得无影无踪,抓起床边的佩刀,跟着刘三郎冲了出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