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酸汤鱼(她这么轻轻一拨,就看到金...) (第2/3页)
把他往外推。 裴砚眸光沉沉地靠向椅背,压着情绪无声地叹了口气,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先前的幻想十分可笑。 府里许多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但都不喜欢他,他凭什么觉得刚过门的楚沁能跟他互敬互爱? 裴砚靠在椅背上半晌不吭声,王宇也半晌没敢说话。 他比裴砚年长四五岁,自幼就被选到裴砚身边当小厮,眼下虽不知裴砚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却清清楚楚地记得裴砚在成婚之前做了多少安排。 他盯着下人认认真真地布置了给新妇居住的正院,怕府里的人对睦园这边习惯性地不尽心,每件家具他都是亲自过目的;他还亲自挑选了拨给正院的下人,从屋里侍奉的到洒扫打杂的,每一个人都被他往上查了三代家底。 他甚至鲜见地求到了嫡母胡大娘子跟前,跟胡大娘子讨了一千两银子,就为了赶在楚娘子过门之前把睦园里里外外修整一遍,开败的花木也都换了一换。 王宇心里知道在楚娘子过门之前,二人从未见过面,断不会是什么情投意合的旧相识,不懂裴砚为何会如此尽心。可这些细由不打紧,打紧的是一个人只消对另一个人上心了,便多多少少是要图回报的。 裴砚为着娶妻费了那么多心思,想看到的一定不是楚娘子在婚后第三天就把他往外推! 只可惜,这些细枝末节楚娘子显然不知道——裴砚费那些心思也没告诉他啊。 王宇心下一声叹息,他对楚沁和安姨娘之间的计较没兴趣,但在意裴砚气顺不顺。 于是在掂量了三番轻重之后,王宇压着声音,轻唤了声:“公子。” 裴砚仍自沉默地坐在那里,没有看他,神情也没有丝毫波澜。王宇没多废话,开门见山地直接道:“公子别生气,楚娘子没有坏心。西院那一位是大娘子指过来的贵妾,楚娘子若不供着,能怎么办?况且……况且老话儿还说日久见人心呢,您和楚娘子才成婚三天,她不清楚您的脾性啊,自然只能是怎么办最不出错就怎么办。” 言下之意便是说若站在楚沁的角度看,今日所为合她的身份。 裴砚听得心里舒服了些,面上仍淡淡的:“你这么想?” “是啊!”王宇一看有用,赶紧趁热打铁,“公子您想想,她是正妻,这会儿病了,又正好有贵妾送上门,她能装傻么?倘若冷眼旁观,传出去倒要让人说她善妒,把着您不撒手,她刚进裴家的门就落得这样的名声如何使得?再说,世上总是贤惠大度的女子才会令人称道,楚娘子刚过门,也……也不知道您会不喜欢她这样啊!” 裴砚的心情更平复了些,重重地舒出一口郁气。 王宇续说:“日子长了慢慢就好了。您若喜欢楚娘子,便对她多用用心,她总会知道的。” 却听裴砚脱口而出:“谁喜欢她了!” 他面上骤然泛起十七八岁的少年遭人调侃时特有的那种局促,王宇绷不住笑起来:“喜不喜欢,反正都看您自己的意思,不喜欢就算了。” 裴砚察觉到他在调侃,不吭声了,一语不发地坐在那里,劝自己不跟楚沁置气。 胡大娘子打量她两眼,笑意更深了几分,口吻也关切:“前几日听下人说你病了,如今可好了?” 于是清秋滞了半天,才说:“不太清楚……奴婢去膳房问问。” 是以面前虽添了碗筷,满桌佳肴安姨娘却一筷也没动,倒是在胡大娘子面前足足哭够了一刻,也捎带着将午后的事情说了。 楚沁自感送走了两尊大佛,重重地松了口气,安然躺回床上。 “也是啊。”楚沁慢吞吞点头,转而改口,“那要酸菜鱼吧,这个油少一些,辣味也轻,酸酸的还开胃。” 可纵使隔得这样久,她也仍朦朦胧胧地记得那时的开心。 楚沁提起心弦,但不及她说什么,胡大娘子已向侧旁扬音:“出来吧,来向楚娘子问个安。” 清秋提起她八.九岁时的样子,大概觉得那不过是七八年前的事情,可对她而言,其实已相隔几十载了。 “我知道。”胡大娘子拍一拍她的手,“这是国公府,由不得她使这些手段。” 端方阁是如今的国公夫人胡大娘子的住处,这个时辰胡大娘子也正用膳,听人说“三房的安姨娘来了”,胡大娘子不由皱眉:“偏在用膳的时候扰人,没规矩。让她候着吧。” 为了好好养病,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 病愈的第二日清晨,楚沁去端方阁,向胡大娘子问安。 “好。”楚沁颔首,又斟酌道,“这会儿时辰还早,晚膳应该还没开始做。你再拿些银子,让他们帮忙添个水煮鱼。也不必要一整条,太多了吃不了,片些鱼片我解解馋就是了。” 行至屋中,她们先向胡大娘子见了礼,又向于娘子与楚沁问了安,接着便束手立着,规矩极好。 睦园西院,安姨娘准备周全却铩羽而归,初时只是心里不痛快,后来就冒了火气,越想越觉得是正院成心给她使了绊子。临近晚膳时她实在气不过,就着人侍奉着更了衣,去端方阁。 楚沁一时心虚,边拿起筷子磕齐边含糊道:“有的事想通便想通了,不必日日愁眉苦脸。” 这回楚沁没应,前后脚的工夫,正屋的房门开了。 周围一众下人眼观鼻鼻观心地立着,进来禀话的那个闻言就要退出去,却被立在胡大娘子身边的崔嬷嬷睇了一眼,姑且止住了脚。 楚沁便反握住于氏的手,柔声道:“劳嫂嫂记挂,已无事了。”说罢就睇了眼院外的方向,问她,“二嫂嫂还没来?” 上一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并不觉得那有什么不好,因为京中人人都夸她羡慕她。直到后来病了她才渐渐反应过来,原来那样人人看着都好的性子,本不是她自己喜欢的。 楚沁和顺地垂首:“已大好了,劳母亲记挂。”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楚沁步入端方阁的时候,刚刚早上六点。长房的于氏已经到了,二房的苗氏还没来。于氏是个宽和大方的人,见了楚沁就迎上前,端详着她,叹了口气:“弟妹一病五六日,如今可好利索了?” 久违的滋味蓦然在口中炸开,被咸、酸与微辣交叠包裹的鲜嫩鱼片滑过舌尖,直让楚沁连心跳都快了几拍。 两人依言去两旁的椅子上落座,于氏身为长房长媳自然是坐了右首的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