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To the Ming Dynasty (完)_《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逢》 (第4/7页)

进来分杯羹。

    「这家伙,订做一个这麽大的锅子g什麽?以前跟他两个人吃,犹觉不够;如今一个人吃,反而嫌太多来着。」

    兴许是因为王建胃口好、吃得多,他灶里的锅子,不论是炖汤的,还是炒锅,都很大。

    这害得李素每次下厨,都拿捏不好分寸,总是煮多了,只好拿去分给左邻右舍。

    幸亏他手艺不错,学得也快,灶脚跟书房里,又留有王建手抄的食谱,屋子里处处都落着书,东一本、西一本的,李素总是将这些书一一捡起,收进书房的八宝柜里。

    闲时种菜,做完农忙以後,李素便来研究这些食谱,以期烹出与王建所煮出的菜sE同样的滋味。

    这一头,大家都Ai吃李素煮的菜,每次在庙口办桌分食,总是无人缺席。

    还有人夸他道:「李少侠,你煮出来的味道,和王村长很相似呢!」这让李素的心里很是受用,却又不敢说出来,让人知道。

    每当王建独自窝坐在客厅的矮几前,隔着朦胧的碧纱窗,遥望天上的银月,总觉得屋子里凉飕飕的,少了王建的调笑,就变得过於寂寞。

    桃源村的外头,打劫偷盗横生,有父亲卖nV儿、母亲折腰献身、nV儿卖身葬父;j1Any1N掳掠横行,人人目无纲纪,国朝毫无法度。

    1

    李素想道:「在这种时节,王建竟会选择离开这座沃野十里、鱼肥虾美的村子。他在想些什麽呢?我真是不懂他。」

    随後,李素却猛然想起六年前,策马离开的自己。

    他才意料到,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在王建的眼里,自己一定也是个这样的蠢人。

    李素开始着手清理这间积了不少尘灰的旧屋。

    他想知道,王建究竟有没有收到自己JiNg心蒐罗的礼物,可惜找了很久,都未曾找着,每清出一处杂物,内心便多了一份失落。

    直到有一天,李素心血来cHa0,踏进那间自己曾经用过、睡过的客房里,他才发现,房里多了一张百宝格,每一格里头都放着一只盒子,外头有薄布巾包着,染了一层薄尘。

    他随手拿出一只盒子,打开布巾一看,箱箧倒是洁净,真亏王建用心保存。

    李素看这箱子眼熟,忖道:「这不正是我托镖时包的?」为了不使货品太过显眼,受到贼人的馋涎,他都是用这种泥封的黑盒子装。

    黑盒子根本没开,泥封都是新的。

    李素看了会儿,这才豁然贯通,摇头苦笑道:「这家伙可真是的,这些明明都是要送给他的礼物,他怎麽不开?该不是以为我还会再回来,才把行李寄给他保管吧?」

    「若非遭遇了这场饥荒,我本来真是没打算再回来了……」

    从前,李素听见有人在煮观音土,根本无法理解那究竟是什麽玩意儿,人为什麽会想煮石头来吃?

    直到劫後余生,他才终於T会到,人的肚子里要是空虚,确实会想填满那无尽的空洞,哪怕是用石头也成,兴许屎尿都能吞下肚。

    无心再次入世的李素,终於向里人们宣布,决定要在桃源村定居,度过余生。

    村民们知道这消息,都很兴高采烈,推举他在王建不在的期间,作新的「代理村长」。

    有人说道:「王村长等着李少侠这句话,已经等了六年,你这句话,可是迟了整整六年哪!」

    自从李素加官晋爵後,村民们便喜欢在每旬的头一晚,聚集在庙口,听李素说些有的没的。

    有时是g0ng中八卦,或是京中传奇、才子佳人的话本,也有妖怪传言。

    人们都说,他b以前那个「只会摇摇扇子,掐指一算,嘴里念念有词,不知在说什麽,还自命清高」的王建有趣多了。

    李素并不否认村人们的形容,可是他也并不讨厌这样的王建,反而觉着王建是因此而特别,遗世而。

    2

    见到村人们直拿他与王建作b较,李素不禁问他们:「你们既然不喜欢他,为何还要推举他作村长呢?」

    其中一名耆老,笑着说道:「不为什麽。因为我们看他可怜,一生都想当官,既然他在朝廷里得不到官位,在这小小的村子里,就给他这个官作。」

    「他就是想当皇帝老子,把天给掀了,我们也无妨──只可惜,这官位终究是太小,他的心太大,我们村子显然留不住他。」说到这里,耆老不禁叹息。

    李素听了王建,便想起自己,暗暗地心道:「那我呢?我何尝又不是被这些村民给可怜了?」

    「确实,我跟王建是相似的。我们都是无家可归、无处可留之人。是这座村子愿意接纳我们、收留我们。我合该感谢这些多事的人才是。」

    随着与村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李素终於明白,原来村里的人们根本不明白外头的事,嘴上虽都是「帝」啊、「后」啊、「妃」的,却全是空口无凭的乱扯。

    他们甚至不知道外头已经改朝换代,以为当今的圣上只有一名贵妃。

    李素只好向他们解释:「贵妃的官阶在皇后之下,你们只听说宋贵妃很有名,但是帝不只有宋贵妃,他还有一名皇后,以及很多妃子。」

    民众们闻言,一同发出「喔──」的声音。

    有的村民恍然大悟,有的却用小指掏掏耳朵,就好像这对他来说,根本就不重要。

    2

    这让李素不禁想道:「确实,事实究竟是如何,这根本就不重要。」

    「就连我,都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了。既然已经选择永远待在这里,与世隔绝,知道这些,又有何用呢?」

    「总有一天,外头的皇帝驾崩了,还是有了内乱,或者外族掀起战事,因而改朝换代了……不论外头天翻地覆,我都会变得像这里的人一样,什麽都不知道。」

    「──我想,这便是村里的壮丁,还有王建之所以离开的原因吧?他们想活在这世上,活在人群里,而不是一生都留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村里每旬的第一夜,在听完李素给他们讲古之後,村民们会在庙口赏月,烤东西吃,喝酒吃r0U。

    有的人喝完酒,也不顾在场还有nV眷,竟跳起脱衣舞来。

    有的人划酒拳,念出来的酒诀,无人能懂;有的人发酒疯,当场高歌一曲,唱得是极为难听。

    此时此刻,这个只余老人、小孩和nV眷的寂寥村子,便被烘托得热闹极了。

    每逢众人热闹之时,李素总是独坐长凳上,仰头望月,回思过往的点点滴滴,想着:「若是王建还在的话,此时,他一定坐在我的身旁吧?」

    不料这时,邱大婶竟主动在他的身旁的空位上坐了下来,镇重地唤了他一声:「李君。」

    2

    「邱婶,有事麽?」李素对着她,迟疑地问道。

    邱大婶说道:「你这个小夥子,非常不赖。还记得十年前,你第一次到村子里的时候,我对你的印象就很好。」

    李素随意地点点头,没把对方的话往心里去,却只想着:「光Y似箭,岁月如梭,我竟已在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