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6之6~小法克 (第2/7页)
请客。」 我边回想边露出笑容,竟不自觉地往活动中心的社办走去。社办已经从四楼移到三楼,不变的是里头依旧放着永远打不断的木人桩,以及铁柜中有那套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完结的《第一神拳》,记得以前还有一套《拳儿》和《刃牙》呢!看着墙上布告栏中贴着几张「逐鹿中原」的照片,往事一一浮现… 社办门外是一片平台空地,那是社团的练功场。没错!国术社。像我这种文艺青年居然会加入国术社,而不是共用社办的慈晖社,想到就觉得很不可思议! 站在这里,自然而然地就把脚放到nV儿墙上拉筋,脑海中想起入社第一天自我介绍的窘况;身旁那位同伴气凝丹田,朗声喝道:「我到这来,是想和住在心里的大侠聊聊天。」风趣的汉堡师兄说:「你最好确定他在。」同伴说:「铁定在的啦,他是丐帮的头目,很穷啊~所以没钱搬走。」师兄弟们哄堂大笑。而她,郁敏小姑娘,也摀着嘴笑,我又见到她了,在「小而大饺子馆」以外的地方,终於。 ──和我一起入社的同伴正是小法克。 小法克,本名萧中志,真名瓦历古.尤g,动辄以《天龙八部》里的萧某自居。这位在「新生」报到後的第五天、同时也是开学後的第一个礼拜天推开了聚贤庄的316号门。 这一开门,只见一位光头圣僧在夕yAn余晖的照映下宝相庄严,令我等众生为之一楞,狮仔尾下意识地将刚拿上台面的r0U片用青江菜盖住;须知我等大专兵下成功岭已然月余,头发正努力成长中,而现在这位彷佛才刚剃度,我下意识地认定他是逃兵,不禁心头为之一凛。 兹巴威开口就说:「欸!这位居士,你来晚了,庄不全已经出院,而且看来一时三刻还Si不了,你要不要过阵子再来超渡他?宿舍大门进来右手边第一间门上打叉叉的就是,谢谢!」这时寝室内的电话响起,我接了起来,刚好是舍监找我。在老许nongnong的乡音中得知,眼前这位师父法号上同下学,是第六位来本寝挂单的施主。 我将消息跟室友们讲,大家惊疑不定:「哪来的野和尚?轰出去。」恐怕是在场多数人的心声,但他手中的住宿通知书却不由得我们不信。既来之,则安之,他当下选了兹巴威当他的邻居,便俐落地一个翻身,直接在往後一年的床位上安身立命。 ──这一翻,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也就是这一翻,翻出了力行宿舍的生活新标竿。之後他曾无数次地应别人要求表演连老许和汤教官都曾特地过来观摩,即便後来也有不少人练成,但总b不上他的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且让我多说几句,这个实在忍不住。力行宿舍当初的床铺都是上铺,上、下床都得靠梯子,一间寝室八个床位,而每间寝室只有3或4把铁梯,而本寝得天独厚,不知何故当初阿甘学长交接给我时就只有两道梯子,因此我跟狮仔尾基於私心,订定其中一把必须固定放在我或他床边的寝规,以确保优先上下床的特权一方面也是由於我们的床位最靠里边、较不影响动线之故。 未料这位身轻如燕的大师竟别开蹊径,让大夥儿开了眼界。在一片「安可」声中,他示意观众肃静,先翻下床来大家又是「哗」地一声赞叹,然後分解动作、详加讲解。 只见他站立在床下,背对床的侧边,像是成功岭班长反手拉单杠一样将身T拉离地面,随後一挺腰,整个人倒挂金钩似地一翻ShAnG,下床则依样画葫芦,将次序反过来C作。怎麽看都是帅! 当下喇叭峰和兹巴威就试了一下,喇叭峰有机会,却在快成功时膝盖撞到床缘而失败,另一位则在空中展示了五、六回意义不明的「简谐运动」後而终告放弃;新生表示身T发肤受之父母,做这事儿根本不知所谓,而正、副室长则自重身分,表示身为士农工商之首理应韬光养晦、藏锋於拙。 这个翻身上下铺的高难度TC动作,本寝除了小法克外,最後只有喇叭峰和拉玛控勉强及格。总之,狮仔尾当晚即以「庆祝室友身负绝世武功,没有什麽b沙茶猪r0U锅更适合的了」为由,做为合理开伙的名目。 由於已经开学,力行的住宿生几乎都已回笼,因此这一锅吃得断断续续,就在第四次跳电当下,大家才勉强吃到七分饱;此时,寝室房门传来一阵心照不宣的撞击节奏,然後便被「碰」地一声推开,撞门的攻城槌乃是一根拐杖,不请自来的乱入者当然是庄不全。 他老兄一进门便是发出「呵~呵~呵~」的笑声,熟门熟路地将绑在吊扇上垂下的手电筒拧亮,自顾自旁若无人地拉来一张椅子坐了下来说:「我就知道。基本上,只要有新同学来,这里肯定有美味的锅底可以嚐鲜。别这样嘛~对待残疾人士要温柔点,呵呵~我可不是空手来喔…」说完一扬手,一罐两公升的芬达已经放在食台上,还冰的哩! 夸张的是,这位新来的酒r0U和尚也从行李中拉出一瓶公卖局的「米酒头」,面不改sE地说:「法克,这样子很爽喔~来来,这是我老家自己酿的,掺一起,一起喝超赞的啦!」其他人怎麽想我不清楚,但这盅生平头一遭的「J尾酒」滋味好到连周公都上了狗瘾,大着舌头纠缠不休,害兹巴威、喇叭峰、狮仔尾和我第二天的早课全都睡过头,据全程坚持只喝芬达的新生和天生海量的私酿者事後声称,我们根本完全睡Si,任凭他俩喊破喉咙也毫无反应。 碍於深层记忆受到酒JiNg的迫害而有所残缺,劳其心力将片片断断的光景续回後,依稀记得众人酒过三巡,便开始盘问这箍「鲁智深」,怎麽都已经开学了才来到我们水泊梁山? 原来,他大学联考分数差一些些所以名落孙山,怨叹之余便去乡公所申请提早入伍,而在「落发」的第二天,家里头收到政府单位的通知,说是因为人为疏失,导致未注记他山地同胞的身分,而经过重新计算,他大学联考的总分获得加分,但因作业不及因此让他得以自由选择,看是要保留学籍继续服役、还是先回来念书待毕业後再回原部队报到? TobeorNottobe~就看你怎麽想了,真要我选,我会选後者,而大家显然都想得差不多。事实上,事後证明这是明智的抉择,因为後来役期逐年缩短,等到我入伍时,兵役已经从两年缩到一年八个月,足足少数100多颗馒头,这是天壤之别哪! 顺带一提,当时「山地同胞」是正确称呼,但小学时可就没这麽文诌诌;老爸说更早以前是叫「生番」,後来大家混得b较熟以後大概七分熟吧!,自然而就把「生」去掉而改叫「番仔」b较亲切,并无歧视之意。至於原委会成立和「原住民」这个词儿冒出来还是後来的事,那年我大二。 ※※※※※ 之所以记得那麽清楚,是因为当时我和小法克同修一门叫做「中国民族史」的通识课,选它纯粹是因为该门课如同授课老师的名讳「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