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记总集_《无法成为绘师的我与鴫田庄的亡灵》後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法成为绘师的我与鴫田庄的亡灵》後记 (第2/3页)

27日的最终冲刺,电脑再度Si了一次──我在隔天一大早就抱着主机冲去修理店敲门,要求对方在中午前修好。

    就这样,原本计画25章、预计12万至13万字的《鴫田庄的亡灵》,y生生被砍掉5章,以10万字作结。

    其中有两章是有关「叶静」的心理纠结与晓渡的互动,以衬托最终离别的无奈与割舍。

    另外三章就是晓渡跟舞鹬清的互动。由於本来《鴫田庄的亡灵》的定X就是将重心放在1935至1937年,所以晓渡跟「舞鹬清的亡灵」之间的剧情相对薄弱,与1935至1937年明显的「舞鹬清─杏德─孙煐」的三角关系相b,2015到2017年这段几乎只有「叶静─晓渡」。这是我自己在为了赶时间被迫删减时就知道的问题。

    该怎麽说才好呢?

    只能讲写作前要在电脑上放绿sE乖乖吧。

    当然,b赛结束後视情况,会把砍掉的部分,甚至是後来才想到的内容追加上去。但我个人是觉得,除了「消失的5章」之外,我想写的故事已经很充足了。

    上面提到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的整理资料──严格意义来说,是打从《美少nV亡灵》的草稿时代就一直搜寻、累积的。

    中因为没有适当的时机提及,但有稍微留下一些线索:二次世界大战後,大阪由於战争期间的九次大空袭,遭受到不亚於东京的破坏,以及战後的重建复苏,其实包括河道、地形、地名等等,都经历过非常大幅度的改动。

    这花了我很多时间在b对战前的大阪地图、电车路线图等等。当然还有考究生活风俗、衣着、建筑,最重要的是──时代心态。那个时代的日本人的思考方式、看待「殖民地」与「中国」的视角,以及人际关系的互动。其实b起战後,战前受到「大正民主」的思cHa0,当时的日本人相对来说更开放、更坦率一些,这可以从太宰治、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等人的作品中看出──所谓的考据,对我来说就是要从这些人的作品中「还原」时代氛围、人与人之间的用字遣词以及表达方式,而不是单单找一本介绍战前日本的书就可以。

    同样的,我也必须借助张Ai玲、徐志摩、鲁迅等人的去追溯当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跟社会氛围。

    我要让「舞鹬清」跟「孙煐」像是跟中所提到所有历史人物一样,如同真实存在过的那般。

    尤其是nV主角──《鴫田庄的亡灵》「舞鹬清」,她可能看过哪些作品、她受的教育,以及她接触的时代与她自身的疾病:1913年至1920年的小儿麻痹大流行,塑造出舞鹬清的「真实」人格。这就不得不去研究与谢野晶子、平塚らいてう、横山美智子这些当时的nVX作家对於「nVX身份」的论战,以及像是《少nV画报》、《少nVの友》、《少nV倶楽部》这些杂志的内容;由此让「舞鹬清」是真真正正出生於1917年、接受过菁英教育、曾经就读於ウヰルミナnV学校,并且一心一意以「百羽斋」的名义想成为「nVX绘师」抵抗当时由男X主导的「nVX文学」的「真人」。

    同理,孙煐也是要借助张Ai玲、《申报》、《良友画报》等等资料,让她成为一位真正在1918年出生於上海的摩登nV子。此外,由於《鴫田庄的亡灵》毕竟是华文作品,舞鹬清使用的战前日文透过翻译後要保留当时的味道十分不容易,但孙煐使用的「老上海话」同样要经过一番考据。譬如现代上海话最具特徵的「阿拉我们」,在孙煐生活的年代是不存在的,而是「吾伲」……诸如此类。

    这样的细节,真的,耗费很多时间跟JiNg力。

    为的就是我不希望「舞鹬清」跟「孙煐」只是「角sE」,而是「人物」,是一个「很可能在那个时代真正存在的人」,或者说是可以表现出「那个时代的人的共X」。

    至於林杏德,同样参考了如赖和、龙瑛宗等台湾前辈作家的作品,但由於他更多的是第一人称──作者自身的代言者,所以「塑造」的成分没有那麽重,而是投入更多我自己的想像与情感;在林晓渡的描写上亦是如此。

    一些读者可能会猜想孙煐跟叶静之间的关系……但我并不想明确给出答案。

    因为同样地,当叶静在叙述自己的外婆好婆被迫嫁给解放军军官以保命,而她外婆的哥哥在文革遭批斗致Si,也是一个时代的「共X」;这就不用特别点出是「谁」,而是「在那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有可能」。

    叶静家族的这段遭遇是完全引用Eさん的个人经历。

    相对来说,叶静的角sE就没有太多的考据,基本上是以跟Eさん的接触为基底,加上在日本期间与其他中国留学生朋友互动的综合。由於这部作品毕竟是「Ai情」虽然Ai情的b重不大,对於叶静可以说是「极度美化版」的Eさん,参杂了很多《美少nV亡灵》草稿时代「舞鴫由衣」的元素,所以,「我个人」的感觉是,「叶静」相对来说仍保留很大程度「二次元」或「幻想」的成分,但「舞鹬清」跟「孙煐」b较像是电视剧可以翻拍出来的真人角sE,而我虽然心中并没有真实的参考演员,但尽可能就是要让读者自己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演员,假设《鴫田庄的亡灵》拍成电视剧的效果。

    这也就是为何这部作品可能在POPO参赛作品当中,可能会是一个异类──因为我花了很大的心思去描绘场景、家具的细节、角sE的表情与肢T动作,达到一种「按照我写的内容基本上就能直接拍电视剧」的程度;然而这样的行文模式对读者──现代的读者──并不友善。

    坦白说,这个时代愿意静下来好好品味一部作品的人,越来越少。

    这不能怪罪於读者,而是我们的社会过於匆忙与g扰,就是我自己想要好好把《千羽鹤》或《人间失格》、《倾城之恋》看一遍,都会一直被LINE或其他事情打扰;买了很多想看的新书,但又因为平常工作就过於疲惫,实在没有力气投入文字当中。

    而且POPO还是以网路刊登的模式,读者主要是用手机观看,少数使用电脑,所以《鴫田庄的亡灵》的慢步调跟JiNg工雕琢很不讨喜──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