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村散文杂文集_2.爱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爱塚 (第1/1页)

    1.《.Ai塚》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Si。」

    但现代人却相反,将墓地作为思索生命的地方。

    长洲岛的西湾有座坟场,背山面海绿树成荫可远眺海天山sE夕yAn帆影。

    坟场占了整个山坡,其间有一蜿蜒小路穿坟场而过。小路通过一片树林,林间有一座供游人憩息的凉亭名「宜亭」。

    据碑文「宜亭记」上所载,nV主人名「宜」,字「纫诗」,出身书香门第之家,幼习经史旁及诗词书画,擅画牡丹。当日游长洲路经此地喜见万树掩影风光清绝,叹谓此处宜有凉亭给游人憩息。

    妻离世後夫遂其所愿筑此「宜亭」纪念亡妻。

    亭中梁上四壁有nV主人的诗文与生活遗照,兹择其一:

    「祗见斜yAn不见花

    春cHa0三尺长鱼虾

    他年稍了尘中事

    来住临江第二家」

    丈夫对妻子的深情也可以在「宜亭」的对联上看出来。兹抄录如下:

    宜楼相守以诗书九载无猜愿来世再为连理树右

    渔舫初逢知肺腑百年有数到今朝休问牡丹花左

    可以相信二人相遇是情投意合的Ai情故事。

    「宜亭记」上载nV主人世居广洲,己丑冬迁港定居。如没算错,那年应是西历一九四九年。

    四九年後许多南下文人都将香港当做了避世乡,想来nV主人也是其中之一。

    宜亭建於甲寅春三月,那年应是一九七四年,算来距二零一零年也有卅六年了。

    亭子座落于丛林与错落的山石之间,秋来时节石阶、路旁都落了零散的h叶。

    nV主人生前人缘看来不错,所以亭子周围的山石间也留下了不少文友的悼念词文,虽然部份油漆巳剥落字迹模糊但字里行间不乏溢美之词。

    也许很久已没有人来打理了,亭子顶上早已长出了丛丛荒草时近h昏更添了一份暮寂。

    照日子计她丈夫亦应早已离开人世。

    生命能来到世上都是偶然的。低级生物只有生理本能yUwaNg,人却有更高级的JiNg神需要。「Ai能力」便是其中一种人类属X。

    中国文化传统将「琴棋书画」列作品格成长的必修课,这是「乐文化」。nV主人是具有这种品格修养的中国人。她的诗词素扑自然渗出禅道的智慧。

    黛玉葬花出於Ai,「宜亭」留下的也是一份对游人的关Ai。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会Ai才成为一个人。」

    「宜亭」栖息的是一个懂Ai的灵魂!

    yAn春三月走在这条幽静的林间小径会听到鸟语、闻到风中花香。在这容易被遗忘的地方「宜亭」孤独地散发着中国文化的人文JiNg神与艺术JiNg神。

    如果缺乏了保育,那麽随着岁月溜逝像许多不值钱的东西一样「宜亭」也会渐渐湮灭。

    四九年以後中国文化在大陆曾遭遇过非理X的劫难。在香港却以一种不易觉察的方式进行。这种破坏力却更深远。

    这条小路傍有一气象站,但正式的中文名字却被冠以「天文台」。中国文化受摧残可见一斑。

    2010.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