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十六III (第2/3页)
之中,补上了昨日缺席的空白。语句的走向与眼神的停留,全都JiNg准地落在凑崎瑞央能听懂的频率上。 凑崎瑞央闻言轻顿,眼尾抬起时带着一抹几不可察的扬眉,笑意未至先有察觉。 他没有立刻回应,指尖仍在笔杆上轻旋。 片刻,他语声轻扬,语调里渗出一种缓慢而静默的应允:「嗯,我昨天也没买到。」 一句话,不多不少,把某种心情安放在举重若轻的默许里。 恭连安垂下眼,声线略哑:「毕竟是新上市,很抢手。」 这不是约定,是某种小心翼翼递出的善意,被彼此平静地接住了。 一场缺席,换来一句平淡的邀约,而这句邀约,正悄悄把昨日未竟的空白,填进今日日常的缝隙中。 有时候,谢智奇会觉得自己是不是错觉太多。 但最近这阵子,他看着恭连安,有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像是某根他没特别去碰的线,被悄悄牵动了。 不是什麽大动作,也不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恭连安还是那副样子,说话惜字如金,对周遭兴趣缺缺,那张脸还是nV同学讨论的焦点,情绪永远像没cHa电的萤幕,稳到让人怀疑是不是连心跳都在打固定节奏。 只是最近,他总觉得恭连安有点……怎麽说呢,不太一样,不是什麽剧烈变化。 但他会等人了。 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我要等谁」,是那种下课钟响之後还坐在原位的等,像桌上讲义忽然变得b较好看,或是哪支笔特别值得研究。 然後,他开始主动与凑崎瑞央说话。这倒不是没有过,但对谢智奇来说,那画面还是挺稀有的。 以前恭连安跟谁都能维持适当距离,既不冷漠,也不热络,像条设定好温度的直线,可现在,那条线偶尔会弯一下,不大,但看得出来。 有一次下课,他瞥见恭连安从後排位置站起来,顺手把凑崎瑞央的讲义一并收着,走去讲台前,不是帮谁打点什麽,就是那种「我刚好顺路」的举手之劳。 但谢智奇记得很清楚,恭连安不是「刚好顺路」那型的。 他当时只是挑了挑眉,也没说什麽。 毕竟谁没有会聊得来的新朋友?只是这位朋友交得有点无声无息,但偏偏又很符合恭连安交朋友的风格。要换是谢智奇本人,可能早就在群组里大放闪光,轮流tag照片了。 谢智奇也不是没想过去问,但问了也八成只会换来一句「少管」,或「别吵」,或那种什麽都没说、但也什麽都不能追问的标准回应。 所以他就作罢了。 只是偶尔在课堂时,看见恭连安在座位上翻讲义、低头写字,旁边多了凑崎瑞央也没觉得违和,他们甚至偶尔一起离开教室……他就会想起那句话—— 「恭连安最近,是不是更新了系统?」 但他从来没有多说这句话,只在心里默默收起来,像笔记里画了个没标注的圈。 总有些变化,不必弄懂,也无需提醒。 反正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总有些事会轻轻地改变,无声无息。 四月。 学校有场国际交流活动。 说是交流,其实也只是其他校区的校长邀请几位友好学校的师生来参观,象徵X走个流程,象徵X拍些照片,再象徵X地安排几位会第二外语的学生当协助人员。 凑崎瑞央被拉去当日文场的口译不意外。 倒是恭连安也榜上有名,让谢智奇当场一边咬早餐一边大受打击:「恭!你会日文?我对你越来越不熟悉了!」 恭连安仍是一贯冷淡,没理会他的惊呼,起身,在全班的目光尾随下,跟着凑崎瑞央一前一後走出教室。 活动地点是距离市中心半小时左右的南港学区,出发时搭的是师长的车。 交流活动安排得公式化,致词、参观、拍照,流程一样不少。真正的交流时间并不长,但该用日语对话的地方也没少,尤其是在接待环节。 凑崎瑞央站在一群来宾之中,神sE从容、语速稳定,像是真的切换成了另一种频道。恭连安站在不远处,虽然没有刻意靠近,但目光仍落在他身上。他没出声,也没表情,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凑崎瑞央说得自然流畅,反应也快,偶尔语尾轻扬,语调有着东京腔里特有的抑扬,让人难以忽视。那是一种不像高中生的成熟感,不仅仅是语言,而是气场,他似乎在某种他人难以企及的环境里长大。 轮到恭连安应对时,他也用日语回应得乾净俐落。讲得不快,但句构清晰,语感稳定,语尾收得克制又得T。 凑崎瑞央那时正站在一旁,闻声微微偏头看了过去。恭连安在收尾时也刚好抬眼。 两人视线撞上。 那是一种短短的、安静的对视——没有明说什麽,也没有谁先移开视线,只是眼神像被悄悄交握了一下,然後同时稍稍偏开。 凑崎瑞央轻轻弯了嘴角,像是在笑,又像是在遮掩什麽;而恭连安握着资料的手忽然收紧了一点。 中场休息时间,有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主动走向凑崎瑞央,笑着用日语与他攀谈。对话一开始只是关於活动与学生生活的寒暄,谈到凑崎瑞央语言能力时,那人语气里多了点赞赏:「你的发音听起来像母语者,学校里很少见这麽自然的日文了。」 凑崎瑞央礼貌地笑了笑:「谢谢您,平常有在练习。」 对方点了点头,又试探地问:「刚刚听你自介,你是凑崎家的……?」 凑崎瑞央的笑容依旧,语气不疾不徐:「是,我母亲姓凑崎。」 话说得简短,没有多做补充。 但恭连安正好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这句话没有错过。他没有特意侧耳,但眼神还是静静地扫了过来。 那西装男微颔,像是心中有数,也没有再追问,临走前还客气地说:「今天辛苦了,口译得很不错。」 凑崎瑞央轻声应了句:「谢谢您。」 整段对话不长,来去也不急,但在恭连安耳里,某些字眼悄悄落下,没有声响,却留下痕迹。 他没问什麽,只是望着凑崎瑞央淡淡笑着的侧脸,忽然觉得那双眼睛里藏着不止语言的底蕴,还有某种属於他身後世界的、静默又遥远的重量。 活动尾声安排了场小型的自助餐,场内气氛总算松了点,原本板着脸寒暄的大人们也开始聊些不着边际的话题,空气中多了几分咖啡与甜点的味道。 恭连安结束自己那份协助任务後,环顾四周——没看到凑崎瑞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