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侃侃而谈 (第1/1页)
见状,朱高炽挠了挠头,也跟着笑了起来。 很快,上书房人越来越多,这里是朱元璋特意为皇家设立的学堂,来的都是朱家的後辈。 朱高炽找了个座位,就在朱允炆的後排,面前的桌子上放着JiNg致的文房四宝,还有基本儒家着作。 至於朱高炽身後,却是坐着几位年龄较小的王爷,按理来说,这些人都是朱高炽的王叔。 但他们脸上却一片稚nEnG,身上都是年少的顽劣。 听到身後的吵闹,朱高炽十分无语,但却正襟危坐起来。 紧接着,方孝孺便走到几位小王爷身边,目光冷冽的扫向在场所有人。 只是,这几位小王爷无法无天惯了,无视掉方孝孺的目光,一脚踢在朱高炽的椅子上。 “喂,你小子这几天g嘛去了?怎麽没来找玩耍?” 朱高炽的身後是宁王,就属他最顽皮,而且屡教不改。 “我最近弄来两条大狗,可凶悍了,回头我请你们看斗狗,保证JiNg彩……” 见朱高炽不理他,宁王哼了一声,歪着脖子说道。 全然无视方孝儒那副吃人的目光。 对这些小王爷,朱元璋平日并没有过多约束,对他们一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都是庶出的皇子,皇位肯定是别指望了,朱元璋也不会过多要求。 “肃静!” 方孝儒拿起戒尺,敲了敲桌面。 随後,他再次拿出书本,开始讲解儒学之道。 “哎呦。” 只是下一秒,朱高炽被宁王一脚踹翻椅子,跌坐在地,十分狼狈。 “殿下,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你说说此句的见解?” 方孝孺深深看了一眼朱高炽,淡淡道。 “该Si的宁王,怎麽在这时候给我Ga0事?若答不出来,只怕会传到皇爷爷的耳中。” 朱高炽一脸的难看。 好在,他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对这些古文,早就烂熟於心。 他整了整仪容,抓着面前的那本《大学》缓缓站起来,深x1一口气,开始讲解道: “回老师,大学的要义乃是弘扬高尚的品德,在於弃旧图新,令人达到一个十分高明的境界,作为读书人,应以修身养X为根本……” 朱高炽侃侃而谈! 一通解说,听得刘三吾也是一阵点头。 “好,不错!” 方孝儒也不由笑起来。 “的确,一个充满光明的国家,品德应该永远摆在第一位。” 几位夫子也抓住了这个讲学的好时机,纷纷上前,开始摇头晃脑的说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历史上,品行不端者,无论为君为臣,都没有好下场……” 听到这话,朱高炽翻了翻白眼,又来了,这些大儒,说好听点是学识渊博,说难听点是迂腐。 成王败寇,弱r0U强食,这才是这世界最本质最纯粹的法则。 他正想得出神,几位夫子突然回过头来,发现他出小差,气不打一处来。 “世子殿下,难道你还有什麽疑惑?” 朱高炽愣了一下,连忙道: “夫子说的很对,但也不对,大元之所以灭亡……” …… 一个时辰之前,御书房。 “陛下,刘大人亲自督导皇子皇孙们学习,相信一定会有成效的。” 御案上,排满了递上来的奏书。 自太子离去後,所有奏摺都递到他这边来了,不过字字不离立储一事。 这让朱元璋十分烦躁,压抑着心中的愤怒。 这时候,身边的太监突然进来汇报。 “陛下,上书房刚传来消息,燕王世子早早就到了上书房,b刘大人还早呢。” “哦?这小子这麽勤快?” “或许是陛下连招他进g0ng,让他有了动力吧。” “呵呵!这小子。” 朱元璋笑了笑,脸上满是骄傲。 毕竟是自己的儿孙,听到他们这麽长进,心里也高兴。 “对了陛下,根据侍卫禀报,世子似乎习武了,据说所练的拳法十分凶悍,应该是用来强身健T的。” “哦?” 朱元璋手中的朱砂笔一顿,突然问道。 “练武?燕王教的吗?” 杜安道似乎听出了他言语中的火气,立刻跪在地上,心里同时疑惑,不知为何,陛下对燕王世子这般敏感。 朱元璋沉思片刻,突然站起来。 “来人,摆架上书房!” 太监刚想宣号,却被朱元璋摆了摆手。 “不用这麽大动静,走着去吧!” 於是乎,一行人快步走向上书房。 过了片刻,上书房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近,加上这好天气,朱元璋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 他来到上书房时,正好是朱高炽站起来,讲解大元灭亡诱因。 “大元之所以灭亡,主要还是朝廷的苛政,加上灾祸连连,百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而且贪官横行,民怨沸腾,最终百姓为了活命,只能落草为寇,或者揭竿起义。” “至於几位夫子所言,元帝品X有缺,这也是诱因之一,品X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作为,大元自建国以来,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尤其数量极极庞大的汉人竟成了成了下九流。” “汉人长期受到打压,生活无以为续,甚至妻儿都无法保护,这无疑埋下了祸端,加上贪官横行,天灾,Za0F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切,都是皇室倒戈相向,一天换一帝,政令不统一,朝廷失去民心,最终彻底走向灭亡!” “以学生薄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保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过上富庶安稳的日子,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政令统一,治罪贪官W吏,百姓又何必去Za0F?” “我记得皇爷爷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百姓乃我大明之根基,只能疏导,不能堵Si,且要一视同仁。” 朱高炽一番话,听得众人倒x1一口凉气。 尤其是刘三吾,他更是越听越心惊。 如此一番大道理,竟然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口中? 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而且,朱高炽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此子x怀之广阔,眼界之高远,可容纳万民也! 想到这里,刘三吾震惊得久久不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