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乱症_48红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8红尘 (第2/2页)

边停下,然后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

    傅元清在坡上看着他,但看不清楚,只能由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判断他所在的位置。徐又曦说了什么傅元清也听不清楚,只能听出来他很着急,甚至还有点生气。

    傅元清对徐又曦的事情没有任何兴趣,也不关心徐又曦的喜怒哀乐,只要不打自己就好。

    他漠然地注视着长江,觉得夜里的长江像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无论什么它都能吞下,使之瞬间消失不见。傅元清想,怪不得那么多人选择跳江呢,死在长江里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如此想着,江水仿佛突然有了磁力,开始强烈地吸引他向前去。他甚至听见江水在说话,重复“快来快来”这句话。他摇不动轮椅,只好试着颤巍巍地站起身。然而没走两步就腿软摔了一跤。他挣扎着爬起来,再次向前走去。

    傅元清终于走到斜坡边,他想蜷起身子滚下去,没想到坡道摩擦力太大,他只能磕磕绊绊地缓慢向下滑去。

    快滑进江水里时,他朝徐又曦的方向看了一眼,祈祷对方不要发现自己,让自己如愿地死去。

    徐又曦却仿佛收到感应,身子朝右手边侧,正好看见了望向自己的傅元清。他愣了一瞬后疯了似的跑过去,将半个身子进到江里的傅元清扯了回来。

    傅元清被徐又曦紧紧地抱着,内心最后一点点求死的火苗被浇灭。“原来你会救我。”他没头没尾地说。

    徐又曦说:“你就这么想死吗?”

    傅元清说:“是长江在叫我。你听,它在叫我。”

    徐又曦掉下一颗泪:“你听错了,长江没有叫你死,长江让你好好活着,好好在我身边活着。”

    傅元清说:“你不要哭,你不该哭。”

    徐又曦说:“求求你答应我,别再寻死了。”

    傅元清看着宽阔的江面,说,活着没意思,死了也没意思。

    回家后,徐又曦和傅元清做了一次。这次的心境和以往都不一样,深深的恐惧始终缠绕着徐又曦,他不敢想当时若是没有朝清清那边看一眼会发生什么。然而,越是不想回忆那个场景,它越是不停地浮现在眼前。不知累似的做了几乎一整晚,徐又曦恨不得把傅元清融进自己的身体里,好像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放心。最后,傅元清体力不支,无奈撒了娇求饶才被放过。

    徐又曦为熟睡过去的傅元清清理了下身,心中仍在后怕。他撩开傅元清额头的碎发,没忍住又掉了一颗泪下来。“小东西,”他喃喃道,“你不要有事,算我求你了。”

    这一晚徐又曦没怎么合眼。这对他来说是个糟糕的夜晚。清清差点死掉,而他四处打电话找人帮忙在纪委那边说上话,却没有一个人肯帮,这种敏感时刻人人明哲保身,唯恐避之不及。之前在酒席上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的人通通不熟起来。“一群怂包!”他暗骂。

    清晨时,徐又曦的精力终于消耗殆尽,他进入了梦乡。而傅元清却被劲间硬物硌醒,伸手抓那玩意,发现是自己的小龙头吊坠。瞬间,他想起了向嘉梁,他庆幸昨夜没死成,他想,死之前总该去见嘉梁最后一面。

    从徐又曦怀里挣扎出来,他扶着墙走到卧室外,正好碰见买菜回来的韩姐。韩姐赶紧搀着他在餐桌前坐下,为他蒸两个包子,煮半根玉米一个鸡蛋,再冲一碗麦片。他难得的对韩姐露出一个笑容来。“谢谢你。”他轻声说。

    “傅先生……”韩姐酸涩地回一个笑,“别客气。”

    他又摸摸胸前吊坠,抱着“见到嘉梁再去死”的信念好好吃了一顿饭。

    在徐又曦伪装成傅元清提出分手的那天,向嘉梁刚结束疗程两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是在老同学所在的医院做的,自然也就是借住在同学家。幸好最难的时候身边有朋友陪伴,有个说话交心的人,他不至于自己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

    老同学问他以后什么打算。两人都知道向嘉梁大概率是拿不起手术刀了,这个话题现实又沉重。向嘉梁说首先要辞掉南城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之后再做什么还没想好,也许会去旅行散心。可能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后,心胸便也会开阔。“我把电话号码换了,和以前的人啊事啊做个了断。”说这话时他想着傅元清,心里泛起一阵酸涩的痛。

    “有点看破红尘的意思了。”老同学开玩笑说。

    向嘉梁安静地笑笑。

    第二日他便告别老同学,返回附属医院递交了辞呈。医院批得倒是非常快,想赶紧送走他似的。没一个星期他就背上背包,踏上了旅程。

    向嘉梁不想去热门的旅游景点,他专挑小众路线走,住当地青旅,结识了不少伙伴。他强迫自己和形形色色的人交流,他不能把自己困住。这场旅途于他来说是一场自救之旅。

    到达英川市后,向嘉梁依旧找了青旅住下。室友推荐他一定要去梅隐山上看一次日出,他便在第二日清晨登上梅隐山。他喜欢看日出,每看一次日出都仿佛涤荡了一次灵魂,带给他一股巨大的温柔而平静的力量。

    看过日出,他便在观景台上一直坐着放空心绪。到了中午,他有些受不住强烈的阳光,才打算下山。然而下山时走岔一个路口,无意间走到一座寺庙前。

    寺庙山门正中写“梅隐寺”三个字。

    向嘉梁随其他香客一起进了梅隐寺。寺庙规模不算大,但也绝不小,寺内环境优美,建筑古老,香客络绎不绝,他也跟着上香祈福。只是许愿时内心一片空白。

    之后他每天都按照先看日出再去梅隐寺的固定路线走,如此重复一周,他终于走向客堂,问:“请问我可以留下来做义工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