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 拆门做船驶向湖心 (第1/1页)
劝说几句之后,房开平冷静了下来。 但我们依然没有下水使用的船舶,饶是大冥宫占地面积宽广,内部设置也算齐全,但也不可能在内陆宫城之中预备着船只。 换句话说,即便是有船,但距离双月古城建成,也已经过去了千年,再好的船只也经不起这般的岁月摧残。 “回去一趟,拆几扇门板过来!” 沈月当先想到了法子,听起来也不是那么靠谱,但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尝试的方法了。 我们集体返回,来到距离太液池最近的一处宫殿,我和沈月对于木料的研究,全是凭借以前下地开棺的经验。 在大批门扉中挑选了一阵,专门找到了质地粗糙简陋的两扇殿门。 选用质地较差的木料,也是无奈之举。越是紧密扎实的木头,在水面上的浮力就越弱。 比如紫檀黄花梨那类名贵木料,很多都是阴沉木,虽然能够千年不腐,但见水就沉。 沈月现在养成了习惯,对于古建筑有一种保护心态,阻止我们暴力破坏,自己取出拆解机关的那套家伙什,把两扇门板完整的拆了下来,还说如果有机会的话,走的时候再给人装回去。 我对此哭笑不得,心想当初还是我劝着沈月一起加入了勘测局,结果现在她比我更喜欢按照勘测局的章程办事。 好在沈月手脚利落,我们也没耽搁太长时间。 抬着两扇木板返回太液池的时候,房开平直接就往上面直挺挺一趟,跟个死人似的绷直了身体。 “咱们还是谨慎点儿好,万一被姚家那小子瞧见,就说我死了,你们抬的是我的尸体。” 我不屑一笑:“你就是想偷会懒吧?做领导的人,就是会享受。” 嘴上不忿,但房开平毕竟有伤在身,我们也没跟他计较。 回到岸边之后,我们先将两扇门板丢入水中尝试,倒是能够平平稳稳的浮在水面上,每扇门板上去两三个人也能承受。 但我们心知肚明,这两扇门板远远无法和真正的船舶相比。如果不是表面那层漆料刷的厚实,这两扇门早就被风雨侵蚀腐朽了。 “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勉强能凑活。” 我淡淡然说了一句,秦泽随即又朝我投来白眼。 “湖心位置,有座阁楼!” 沈月突然开口,吸引了我们所有人的注意力。 但当我们集体抬目远眺的时候,除了翻涌的雾海,什么都看不见。 “月丫头,我知道你眼神好,但也不能够看透这么浓的大雾吧?” 我对沈月的话有所怀疑,觉得她可能是看花眼了。 沈月依旧坚定无疑,沉声道:“刚才有那么一个瞬间,大雾被风吹开一个窟窿,我看到了一眼。” “湖心区域,确实有一座阁楼模样的建筑。但我没看的太清楚,也可能是高塔,或者是一座高楼!” 我一边听着沈月的话一边思索,这时房开平又开口道: “不管是高塔还是阁楼,有东西总比没东西的好。” “万一咱们费尽力气到了湖心,那里什么都没有的话,咱们不才是真正抓瞎吗?” “我相信小秦!”我轻轻颔首道:“找路这方面,他比狗都厉害。月丫头也看到湖心区有东西,刚好跟他的推算对得上。” 秦泽反应很快,立马就扯着脖子呛声:“你说谁是狗?” 我佯装没听到,无视了他的愤懑。 “左三右二,姓秦的习惯了被我和月丫头多加关照。” 我自作主张分配了两扇门板,无人反对。 小心翼翼上去之后,门板猛地向下沉了一截。 房开平指挥我们,要跪在或者坐在门板上,这样才能保持稳定,不至于‘翻船’。 我不屑一顾,心想这么平的一扇门板,要是还能‘翻船’,那才真是见鬼了。 未有多言,由房开平和提亚尔打头,我们两只门板一前一后的启程。 因为没有船桨,我原以为只依靠工兵铲划水,进度会很缓慢。 然而在下水之后,我才注意到风气是从岸上往湖心伸出流动的。 “这应该算是一帆风顺吧?” 我对此很是欣喜,沈月不喜欢投机取巧,依然在卖力的划动工兵铲,沉声道: “如果不是因为风往水里吹,这场大雾可能早就上岸了,说不定会笼罩整座大冥宫。” 我也觉得沈月说的有道理,但是秦泽突然开口反驳。 “也有可能,这场大雾永远无法离开水面。” “如果风向和风力不是巧合呢?” “在挖掘这面湖泊的时候,只要计算好前头那些宫殿的位置和大小,是有可能把风力和风向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 “这样一来,就能将水面的大雾,永远锁困在太液池上,最多只能涌现到堤岸附近,然后就会被风吹回去。” 秦泽的理论虽然合理,但似乎并不很经得起推敲。 “理论上可行,但这得需要多精密的计算,才能算准风力的大小?” 我对此将信将疑,扭头朝秦泽脖子上吹了口气:“你看,我现在多吹了一口气,就等于是改变了风力,你说当时修建大冥宫的人,能算的到吗?” 秦泽嗤然冷哼:“虽然我做不到,但我知道有人一定能够做得到!” 我虽然不太信服,但还是被秦泽的话激起了好奇,忙问他谁能做到这么缜密的计算? “一群人!” 秦泽眯起眼睛歪了下脑袋,目光盯着在我们前方的房开平。 “在这座大冥宫里待的时间越长,我心里那种感觉就越强烈。” “这座宫殿,只凭借房家,是难以建成的。” 秦泽悠悠叹了口气,收回目光和我对视:“比如我刚才跟你说的,太液池水雾的风向风力问题。” “如果只依靠房家或者我们秦家,都难以完成。” “但是只要我们两家联手,房家依靠天星秘术判定方位,我们秦家利用地脉堪舆,计算并引导风向和风力走向,就能绘制出完美的建筑群构造图。” “只要有了图纸,对于房家的造墓匠来说,建造面上的宫殿群,比地下机关重重的陵寝要简单了无数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